当前位置:首页 > 1-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2、在企业等工业场所 3、在健康保险行业。 三十八、社会医疗保险的起源?
1883年,德国颁布了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保险法《企业工人疾病保险法》 三十九、健康保险的分类
按保险的性质不同,健康保险可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 四十、商业健康保险的分类
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 四十一、商业保险的精算工作分为哪几个部分?(3个)
费率制定、赔付率计算、准备金提取 四十二、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6个)
一是遵循社会保险的一般原则,即“强制性、互济性、补偿性”,二是其资金一般都是来自专项保险费收入,三是强调权力和义务相对应,四是与就业和收入相关联,五是依法设立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支付”组织。六是其待遇水平根据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确定。 四十三、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政策(5个)
包括参保范围、资金来源、待遇标准、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及管理和经办等方面。 四十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是什么?(5点)
1、业务规模和覆盖人群少 2、专业化程度不高 3、专业人才缺乏 4、缺乏系统的健康保险经营体系 5、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社会环境尚待改善 四十五、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4大方面)
1、商业健康保险走向专业化经营 2、商业健康保险经营主体是益增多,竞争激烈 3、健康管理服务和技术应用以及医保合作关系深化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 4、宏观环境向着有利于健康保险发展的方向转变 四十六、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补充医疗保险 3、社会医疗救助 4、农村合作医疗 四十七、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
1、逐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2、合理调整社会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 3、完善统筹基金的支付政策 4、扩展个人医疗帐户的使用范围 四十八、健康保险行业中健康管理的定义
在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和医疗费用补偿的过程中,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或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的合作,所进行的健康指导和诊疗干预管理活动。 四十九、健康保险行业中健康管理的分类
1、健康指导类 健康咨询—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专业性信息服务入手 健康维护—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入手 2、诊疗干预类
五十、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健康管理的资源配置和整合 2、作为健康管理战略性市场渠道 3、能够监督健康管理业的成熟发展 4、能加强健康管理的良好认同度 五十一、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合作模式(3种)
一是服务完全外包模式,二是自行提供服务模式,三是共同投资模式。 五十二、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和重点是改变不良行为,减少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五十三、健康教育的实质 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干预活动与过程。
- 5 -
五十四、健康教育的核心
是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五十五、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 五十六、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5个)
1、对行为的改变作用较持久,有时带有一定的约束性。 2、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疾病的三级预防中更注重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4、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先导和基础。
5、与健康教育相比,健康促进融客观的支持与主观的参与于一体。 五十七、健康促进的三大基本策略与核心策略
《渥太华宣言》中确定,健康促进的三大基本策略是:倡导、赋权、协调 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也是最基本的策略) 五十八、21世纪健康促进的重点(6个内容) 1、提高社会对健康的责任感 2、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
3、巩固、扩大有利于健康的伙伴关系 4、保证健康促进的基础设施 5、行动起来
五十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是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方法与策略。 六十、行为的概念
人的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风环境因素作出的能动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外显的,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也可能是内隐的,不能被直接观察。
人类行为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以S模式来体现行为的基本含义:
S O R 刺激 有机体 行为反应 六十一、人类行为的分类
本能行为、社会行为
六十二、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3类)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 六十三、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
促进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
六十四、促进健康的行为有哪几个基本特征?(5个) 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 六十五、促进健康的行为分类(5大类)
一般健康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避开环境危害、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六十六、危害健康的行为分类(4类)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致病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六十七、不良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影响的特点?(长差强大广泛)
一是潜伏期长,二是特异性差,三是协同作用强,四是变易性大,五是广泛存在 六十八、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KABP或KAP),实质上是认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6 -
六十九、在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5个) 1是感知疾病的威胁(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2是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3是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论和判断),4是社会人口学因素,5是提示因素(指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
七十、传播的分类
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 七十一、传播的基本特征(5个)
社会性、普遍性、符号性、互动性、共享性 七十二、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探测、协调、教导、娱乐
七十三、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 传播者 信息 媒介 受传者 效果 控制研究 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七十四、人际传播的形式(3种) 二人传播(咨询、访谈)、公众传播(讲演、讲课)、小群体传播(小级讨论、自我导向学习、同伴教育等)
七十五、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保证效果原则、针对性原则、速度快原则、可及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七十六、健康传播的效果分为几个层次?
按可达到的难度由低向高依次为以下4个层次:
一是知晓信息,二是信念认同,三是态度向着有利于健康转变,四是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七十七、健康传播的影响因素(5个方面)
一是健康传播者方面,二是健康信息方面,三是媒介渠道方面,四是受传者方面,五是环境方面 七十八健康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工作模式(基本步骤):
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 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最具权威的工作模式。 1、PRECEDE模式:是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 2、PROCEED模式:是指执行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 七十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基本步骤:( 6个)
根据格林模式的程序将计划分成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以及评价阶段6个基本步骤。
除评价阶段外,其余5个步骤实际上为社区需求评估的内容。 八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社区需求评估。 2、确定优先项目。
3、确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4、制定干预策略。 5、制定计划实施方案。 6、制定计划评价方案。
八十一、社区需求评估(6个诊断) 1、社会诊断 2、流行病学诊断 3、行为诊断 4、环境诊断 5、教育诊断
6、管理与政策诊断
- 7 -
八十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其要求可归纳为SMART 5个英文字母。具体地说,计划必须回答4个“W”和2个“H”: Who ——对谁
What ——实现什么变化(知、信、行、发病率等) When——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 Where——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 How much——变化程度多大?
How to measure——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八十三、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一般就分为:教育目标、行为目标和健康目标3个方面。 教育目标包括:知识方面、信念方面、态度方面、价值方面和技巧方面
对于中长期目标(5年,10~20年)可制定健康目标(而对于一个短期计划未必制定健康目标)。 1、 八十四、制定教育策略时,目标人群的分类?
一级目标人群:计划希望这些人群将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 二级目标人群: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人。
三级目标人群: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和其他对计划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 八十五、理想的教育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策略、社会策略、环境策略3个方面。 八十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种类
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总结评价 八十七、形成评价的具体内容(6个)
(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 1、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
2、了解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
3、了解教育资料的发放系统,包括生产、贮存、批发、零售以及发放渠道。 4、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改。
5、了解哪些健康教育干预策略适用于目标人群,健康教育资料预试验,以确定其适用性 6、针对计划执行初斯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八十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过程评价指标: 干预活动暴露率
有效指标(EI)= 预期达到的参与率
八十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效应评价指标有哪些?(6个) 受调查者知识得分之和 1、卫生知识均分= 受调查者总人数
卫生知识达到合格标准人数
2、卫生知识合格率= × 100% 受调查者总人数
知晓(能正确回答)某卫生知识的人数
3、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 × 100% 被调查者总人数 有某信念的人数
4、信念持有率= × 100% 被调查者总人数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