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逻辑概念

逻辑概念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9:10:16

第一章 引论

1、逻辑的定义: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2、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命题)、推理。

3、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三种思维形式的联结方法。

4、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逻辑常项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是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5、基本逻辑规律是指: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同一律、保证思维无矛盾性的矛盾律、保证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

6、逻辑方法: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的方法。例如: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三种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科学归纳法;进行反驳和论证的反证法和归谬法;类比法;穆勒五法等。

7、逻辑是从真假值的角度研究逻辑形式。真假性质是指一个形式在何种情况下为真,何种情况下为假的性质。真假关系是指当一个形式为真(或假)时,另一个形式为真(或假)的关系。

第二章 逻辑基本规律

1、正确的思维应当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

2、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

3、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概念或任一命题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 4、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5、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6、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不能同真的命题不能同时予以肯定。 7、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8、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9、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不能同假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予以否定。 10、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模棱两可(两不可)。

11、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①两者的内容不同。②两者的要求不同。③违反要求后所犯错误不同。④两者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但不适用于下反对关系;排中律适用于矛盾关

系和下反对关系,但不适用于反对关系。⑤两者的作用不同。矛盾律是间接反驳的依据,排中律是间接证明的根据。

第三章 定义

1、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2、任何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Ds(其内涵需要得到揭示的那个概念)、定义项Dp(用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和定义联项(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系词)三个部分组成的。 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4、概念具有两个显著的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一类对象)。

5、类和子类:一个类如果包含在另一个类之中,这个类即是另一个类的子类。

6、属和种:外延大的、包含另一种概念的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被包含的概念叫做“种概念”。属概念与种概念间的关系及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在传统逻辑中统称为“属种关系”。

7、定义的三大类型:语词定义(对语词意义的标准用法或特殊用法的界定:报道性定义、约定性定义、修正性定义)、内涵定义/属加种差定义(揭示概念内涵的定义: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关系定义)、外延定义(列举一个概念的外延从而明确该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穷举定义、例举定义、实指定义)。

8、标准的内涵定义是属加种差定义。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不能给“范畴”和“单独概念”下定义) 9、定义的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③定义项必须清楚确切。(不能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④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除非被定义项本身是一个负概念) 10、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11、划分的组成:划分的母项(需要明确的概念)、划分的子项(用来揭示母项外延的若干概念)、划分的标准(将母项划分为子项的根据)。

12、在划分中,子项都具有母项的属性,母项与子项是属种关系。

13、划分的方法:一次划分(对母项作一次划分后不再划分)、连续划分(在一次划分后,又把划分所得的子项作为母项再次进行划分,这样连续进行下去,直到满足需要为止)和二分法(把母项分为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子项,其中一个为正概念,另一个为负概念)。

14、划分的规则:①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否则“标准不一”)②划分的子项必须是互相排斥的。(划分的各子项间应为全异关系,而不能是属种关系或交叉关系)(否则“子项相容”)③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否则“子项不全”或“多出子项”)(标准不一必然导致子项相容)

第四章 论证

1、论证是引用一些已知为真或合理的命题以确定某一命题真实性(或正当性)的思维过程及表达过程。 2、论证是由论题(论证中需要证明或需要反驳的命题)(可以是真实性已经得到证实的命题,也可以是真实性尚未得到证实的命题)、论据(论证中据以作出证明或反驳的那些真实命题)(原始论据:不必再加以证明的命题)(明示论据和隐含论据)(基本论据和非基本论据)和论证方式(论证所运用的推理形式)组成的。

3、论证和推理的关系:论证中的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中的论题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证中的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

4、论证和推理的不同:①思维活动进程的不同。②要求不同。③论证一般比推理复杂。 5、论证必须遵循充足理由原则(任一真实性的思想,应当具有充足理由)。

6、论证的方法:根据运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将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根据是否由论据直接确定论题,可将论证分为直接论证(从真实充足的论据出发,直接去确立论题的真实性的方法)和间接论证(从真实充足的论据处罚,先去确立与论题具有矛盾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的命题的假或真,然后再去确立原论题的真或假的方法)。

7、证明的方法:①直接证明(分情况证明也是一种直接证明)②间接证明:通常采用反证法(设立反论题→证明反论题的虚假→根据排中律确定论题的真实性)和选言证法(除论题所指情况以外其余可能情况都为虚假,从而推出论题为真)

8、反驳的方法:①直接反驳(列举出与对方论题或论据相矛盾的事实命题;归谬法:从被反驳论题引出互相矛盾的命题,进而证明被反驳论题是假的)②间接反驳(设立反论题,此反论题与被反驳论题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独立证明反论题的真实性→根据矛盾律,由反论题的真而确定被反驳论题必假) 9、关于论题的规则:①论题必须明白。(否则“论旨不清”)②论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否则“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常表现为“论证过少”或“论证过多”)

10、关于论据的规则:①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命题。(否则“虚假理由”“预期理由”)②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证明。(否则“循环论证”)

11、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论据必须充分或有效地推出论题。(否则“推不出”:论题与论据不相干、理由不充足)

12、论证中的非形式谬误:①语言歧义②错认因果③以人为据④人身攻击(形式谬误是由于运用不正确的推理形式而出现的逻辑错误)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命题是构成推理的基本成分(最小单位)。 2、命题就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3、命题的基本特性是具有真值,真值也就是命题的逻辑值(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传统逻辑又称“二值逻辑”)

4、有真值的语句表达命题,如陈述句。(疑问句中的反诘句也具有确定的真值) 5、命题的分类:①模态命题②非模态命题: 复合命题、简单命题

6、命题由两部分组成:逻辑常项(表达命题逻辑性质的部分)和逻辑变项(表达命题思想内容的部分) 7、复合命题就是包含着其他命题的命题。

8、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由两部分组成:肢命题(大于等于1个,为简单命题)和联结词。 9、命题形式:把命题的具体思想内容舍去,使它形式化、符号化。 10、复合命题的逻辑特性:肢命题的真假决定复合命题的真假。 11、真值表:简明扼要地揭示肢命题与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12、真值表可以定义复合命题的常项,又可以判定复合命题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判定推理形式的正确与否。

13、复合命题的种类:①负命题②联言命题③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选言命题④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4、易混淆的联结词:只要……就……、一旦……就……(→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除非……不……、除非……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5、真值联结词的结合力由强到弱:非、合取、析取/严格析取、蕴涵/逆蕴涵、等值 16、真值形式分为:永真式/重言式、永假式/矛盾式、适真式/协调式。 17、推理就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 18、推理由三部分组成:前提、结论和推出关系。

19、推理的种类:①根据思维进程方向性的不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②根据前提数量的不同:直接推理、间接推理③根据推出关系的不同: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

20、推理是否正确:①前提和结论是否真实、正确②推理形式是否正确、合乎逻辑。 21、有效式(若前提真则结论必真的推理形式)就是前提蕴涵结论的蕴涵式。 22、若蕴涵式是永真式,则该推理式是有效式;反之,则是无效式。

搜索更多关于: 逻辑概念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引论 1、逻辑的定义: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2、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命题)、推理。 3、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三种思维形式的联结方法。 4、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逻辑常项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是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5、基本逻辑规律是指: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同一律、保证思维无矛盾性的矛盾律、保证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 6、逻辑方法: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的方法。例如: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三种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科学归纳法;进行反驳和论证的反证法和归谬法;类比法;穆勒五法等。 7、逻辑是从真假值的角度研究逻辑形式。真假性质是指一个形式在何种情况下为真,何种情况下为假的性质。真假关系是指当一个形式为真(或假)时,另一个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