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艾尔巴比笔记
(4)一般来说,调查研究法的优点在于经济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而资料收集是的标准化过程,呈现了调查研究法另一个特别的长处。
调查研究的不足在于:受人为因素影响,并且有些肤浅、相对不够灵活。使用调查方法,很难对社会过程的自然状态有一个充分认识,一般来说,调查研究具有相对低的效度和相对高的信度。
八、二手分析
作为观察方式的一种,调查研究涉及步骤: 1.设计问卷结构 2.抽选样本
3.收集资料(通过访问或自填式问卷)
二手分析——指的是某人收集和加工的资料被另一人所用——经常是出于不同目的。尤其适合于调查资料,资料档案就是储存和分发二手分析的资料的仓库或图书馆。
二手分析为社会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简便、便宜的“收集”资料的重要方法。但其效度可能不高。
三、定性的实地研究
定性的实地研究使得研究者能够中自然状态下观察社会生活:到行动发生的地点去看看。这种类型的研究比其他观察方法能够提供关于很多社会现象更丰富的理解,也使得研究者能够以一种深思熟虑的、周详计划的、主动的方式进行观察。
实地研究与其他观察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资料收集,也是典型的理论生成活动。在实地研究中,观察、资料处理和分析是相互交织、循环的。 1、适于实地研究的议题
主要长处在于能够给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观点,通过尽可能完全直接地观察与思考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对其了解得比较深入和周全。
尤其适合那些难以定量化的、适合在自然情境下研究态度和行为,其中包括实践、情节、邂逅、角色、关系、群体、组织、聚落、社会世界、生活形态和亚文化。而实验和问卷则多在人为到情境下测量态度和行为。
特别适合跨越时间的社会过程研究。
2、定性的实地研究所要注意的特殊事项 (1)观察者的不同角色
在实地研究中,观察者可以扮演好几种角色,包括参与他们所要观察的活动。不同的情况要求研究者扮演不同的角色。 (2)和研究对象的关系
3、一些定性的实地研究范式
(1)自然主义——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其假设存在客观的社会现实,而这些现实能够被正确观察和报告。
(2)常人方法学——着力于发现社会生活中隐含的、通常没有说出来的假设和共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打破共识这种方式来解释共识的存在。
自然主义实地研究者的目的是要理解参与者所理解的社会生活,而常人方法学者则试图找到达成理解的方法。
(3)草根理论(导论P141)——一种研究生活的归纳方法,试图通过比较观察来总结出理论。这跟假设检验很不一样,在后者,假设来自于理论,并接受观察的检验。可以被描述为在定性研究中,试图综合自然主义方法和实证主义,以达成“程序的系统化模式”的努力。
斯特劳斯等人为草根理论可以让研究者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具有创造性——只要研究这遵循以下准则:
1.时不时地进行反思 2.保持怀疑的态度
3.遵循研究程序:资料收集和分析的程序应该是相当严格的。这些程序能够帮助研究者摆脱倾向性,并且可以引导研究者检验那些可能会影响资料解读的假设。
草根理论关键的归纳式原则:在没有假设的情况下收集资料。最初的资料决定了所要观察的关键变量,而便利之间的关系的假设也同样来自于所收集的资料,不断持续的资料收集过程会影响研究者的理解,反过来,也使得资料收集得目的性更强。
(4)个案研究和扩展得个案方法
个案研究——对某社会现象得例子进行深度检验,比如一个村庄、一个家庭或者一个青少年帮派。 拓展得个案方法——波罗威所发展出来得一种个案研究方法,它是用来发现现有社会理论得缺陷并发展现有理论得。
波罗威将扩展得个案方法看作是重建、发展理论,而不是证明或者驳斥理论的方式,他寻找与既有理论相冲突的方式,这种研究取向意味着事先熟悉文献是很有必要的,但草根理论家担心知道了其他人的结论可能会给他们的观察和理论带来倾向性。
(5)制度民族志——一种利用个人经历来揭示个人活动于其中的权利关系和其他制度性特性的方法。
(6)参与行动研究——在这种社会研究中,研究对象对研究目的和程序具有一定的控制权;它反对那种人为研究者优于研究对象的假定。
在此范式中,研究者的功能是要对研究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出谋划策,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在这种研究中,处于弱势的研究对象找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和所渴求的结果,然后
研究者就设计方案以帮助他们实现目的。这种方法强烈批评古典社会学研究。在他们看来,传统研究是一种“精英模式”,并将研究主体还原为研究的对象。应取消两者之间的差别。
4、实地研究操作 (1)实地研究的准备工作
包括背景研究、决定如何接触研究对象以及解决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
(2)定性访谈——跟调查访谈相比,定性访谈的基础是一组进行深度访谈的主题,而不是标准化的问题。本质上由访问者确立对话的方向,再针对受访者提出的若干特殊议题加以追问。 1.提出议题:将访谈目的以及欲探讨的概念明确化 2.设计:列出达成目标需经历的过程,包括伦理方面的考虑 3.访谈:进行实地访谈
4.改写:建立关于访谈内容的文件
5.分析:确定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之间的联系 6.确证:检查资料的信度和效度 7.报告:告诉别人学到了什么
(3)专题小组——同时访谈一群人,并鼓励讨论。这种技术经常在市场调研中使用。它基于结构化的或半结构化的访谈。
优点:1.该技术是社会取向的研究方法,试图抓住社会环境中真实生活的资料 2.很有弹性
3.具有很高的表面效度 5.结果来得很快 5.成本低
6.引出研究者所没有想到的的一些内容 缺点:1.研究者的控制能力降低 2.资料难以分析 3.协调人员需要特殊技巧 4.小组间的差异也很麻烦 5.小组间总是存在差异 6.讨论必须在有益的环境下进行
(4)观察的记录
1.不要过分信赖记忆 2.分阶段笔记
3.原则上需要把能够回想起的细节都记录下来
5、实地研究的伦理
6、实地研究优缺点
优点:有深度,有弹性,花费相对较少,效度高
缺点:1.由于是定性而不是定量,很少能针对大型群体做出精确的统计陈述 2.信度低
四、非介入性研究
非介入性研究——一种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1、内容分析法——对记载下来的人类传播媒介的研究,如书籍、网站、绘画和法律。 (1)适于内容分析法的议题
特别适用于传播媒介方面的研究,此外也被用于研究传播过程和社会行为的其他方面,并回答传播媒介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谁说了什么、对谁说、为什么说、如何说,以及产生什么影响”
(2)内容分析法的抽样
1.分析单位:传播的要素,例如字、段落和书籍,都是内容分析中有用的分析单位 2.抽样技术:标准的概率抽样技术适用于内容分析。
(3)内容分析法的编码
编码——将原始资料转变标准化的形式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利用机器来处理和分析这些资料。
内容分析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编码运作,内容分析中的编码包含着概念化和操作化逻辑。 1.显性内容——于内容分析法相关的、传播媒介中包含的有形的词语,刚好区别于隐形内容。 隐性内容——于内容分析法相关的、传播媒介中所隐含的意义。 2.概念化和编码表的制作 3.计算和保持记录
如果要定量评估内容分析资料,在编码的时候就要留有余地: 首先,编码的最终结果必须是数字化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