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21404110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凌桥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研究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工 管 1121 姓 名: 凌 晨 曦 学 号: 1121404110 指导教师: 秦 存 强
1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学院班学生。我承诺:年寒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 期:
凌桥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研究
2
凌桥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不容乐观
为准确了解凌桥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基本情况,我对80户有老人的家庭进行走访。老人们的年龄在60-80岁之间。其中61户老人与家人一起居住,19户老人与家人分开居住。与家人一起居住的61户老人中,有45户只有老人与孩童在家。在这些老人当中,有71户老人还需要做农活,而仅有的不参与劳作的9户老人也是因为年老体弱实在无力劳作。在这80户老人中,只有7户老人享有退休金,有4户老人靠到街上摆摊获得的微薄利润生活,其余69户老人的收入都靠养一些家畜家禽还有儿女偶尔给的赡养费。在那69户家庭里,子女们提供的赡养费都不是按时送达,具体数额也多少不一,其中,赡养费做多的一家也仅仅只够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我走访的过程中遇到的老人,其中包括我的爷爷奶奶,他们谈及最多的还是政府提供的每位老人每月60的补助。
走访中遇到的一位姓周的老人家非常有意思,他的老伴去世多年,三个儿子都已成家,在市区建立了自己的新家。他有退休金,但他的儿子依旧每月都会按时将赡养费打到他的卡上。前年,他的小儿子没有按照他们三兄弟之间的约定按时拿出赡养费,这位老人家一气之下去法院把他小儿子给告了。现在,他的儿子们每月都会按时将赡养费送达。不过,从老人字里行间,我还是听出老人并没有为此感到幸福。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能够陪在他身边。像这位老人家一样,子女不在身边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像他一样有维权意识的老人基本没有。
在我走访的这些老人中,大部分对他们子女的提供的赡养都没有太高的要求。我家邻居李老大爷那天对我说的那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他不愿意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带来太多的压力,他的儿子们能够想着他他就已经感觉很不错了。实际上作为邻居,我对他家情况了解的还是比较详细的。据我了解,他的两个儿媳妇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两位老人家经常受气,他们住在大儿子家受大儿媳的气,住在二儿子家受二儿媳的气。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3
在我走访的老人中,有几户老人收到的赡养费少的可怜,但他们生活的很幸福。他们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子女生活的很艰苦,但他们的子女非常孝顺。但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属于少数。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还是相当宽裕的,但这些家庭的老人依旧只获得很少的赡养费。其中有几位老人的遭遇就相当可怜,他们为自己的子女操劳一生,自己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子女身上,但他们子女还并不满足,总认为他们还有积蓄,不但不提供赡养费,还一味的从老人那索取。人家都说,养儿防老,但这句话用在这几位老人的子女身上实在是不相配??
在走访时,我还特地询问了一下老人们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除了少数几位老人家参加养老保险意外,绝大多数老人家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而他们的子女要么没有为他们参保的意识,要么不愿意为他们参保。
赡养问题原因分析:
1.女不赡养老人的原因主要有:①家庭经济困难;②子女没有劳动能力而无力赡养
2.子女赡养老人费用偏低的主要原因有:
①是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养老意识。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是活到老,劳动到老,为子女减少负担;
②是没有明确的农村赡养老年人的标准。 ③是社会敬老风气不尽人意。
④是老年人维权仪式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很薄弱.
建议与举措
1.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