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各种常见题型的解、答题技巧 - 图文

中考各种常见题型的解、答题技巧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22:24:59

C、力挽狂澜倡改革 D、千秋伟业话回归

15、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上网成瘾,不仅荒废学业,而且会带来一系列心 理疾病和社会问题。为此,一些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这一做法( )

①维护了学生的名誉权 ②维护了学生的隐私权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6、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都会在12月初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 ( )(时政资料引用)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D经济建设

阅读下列《未来我国老年人口和人口总数预测图》,回答17-18问题。 30老年人口比例17、右图警示我们,未来几十年我国仍将面对以下人口问题: ( ) 25人口总数① 人口总数过多 ②人口素质不高 20③ 人口日益老龄化 ④性别比例失调 15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10 18、上述人口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主要包括 ( ) 5① 严重的社会负担 ②严峻的就业形势0 2005201020152020③ 日益增加的资源消耗 ④日益降低的人均寿命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9、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 ① 霸权主义 ② 强权政治 ③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④恐怖主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21、2008年2月,我校政教处开展了初一、二学生的第二个“保护母亲河—南明湖”活动,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参加捡垃圾、植树造林等,直接体现了广大师生具有良好的---------------------------------( )

A、宪法观念; B、环境保护意识; C、文化意识; D、民主意识(材料在书外、身边)

二、非选择题解法指导: (一)、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也是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其比分约占全卷的20%左右,它通常称为中考的“爬坡题”。这种题型从宏观上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书中相关基本

1514.51413.51312.51220252030理论知识,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思想觉悟。 解答此类题要点有五:

一是认真审题,阅读分析材料。材料一般都是选自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或领导人的讲话,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报道。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是准确熟练地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原理并与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整体把握作答(即要求准确使用政治术语)。答题时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逻辑清楚;同时要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言简意赅。 三是答后要反复检查,以免错漏。

四是开放性试题(一般为最后一题)要注意在言之有理的基础上,要特别强调观点正确。

五是不断积累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二)、理解说明题

这类题对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一种中难度题。它通常与重要观点、重大时事和伟人名人语录紧密结合的形式出现。答此题要点有四: 一是仔细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要求,理解题目原文特别是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弄清楚要求理解的内容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及重点应答些什么。

二是弄清答的常规步骤。些类题一般要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有时题目只要求答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这要因情况而异。

三是答题要紧扣教材和材料实际,不能将书本知识和材料内容割裂开来,切忌答题内容(原理)与材料搞成“两张皮”。

四是答案要层次化、要点化、语言要概括、准确和明了。

例 :材料一:有识之士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决定着明天的生产力,而今天的教育决定明天的科学技术和后天的生产力。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就业人员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到3%,而受初中以下教育的比例则高达86%,这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据最近资料统计,各种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约占据72%,只有28%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8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 材料一反映了科技、教育、生产力之间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我国应实施什么战略? 2、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应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3、 实施这一战略对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我们可先审设问(粗读---细读----咬文嚼字---抓关键字、词、句子,注意整合信息,知道:问什么?怎么问?问多少?审清题意,知:有无限定词?什么条件等---设问分析要透彻)

设问(1)由两小问组成:一、是问三者间的关系怎样?二、是问据此我国应实施什么战略?并且明确要求结合材料一作答。材料一的中心意思是:科技、生产力、教育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三者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经济发展是最终目的。从中可得出,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设问(2)是连着设问(1)提出的,要求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实施上述战略。此题要求在材料二所规定的范围内答题,答案应是“收”。材料二揭示了在改革开放中教育和科技事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总体水平低;二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三是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抓住了材料二的中心意思,我们就可从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入手去谈。

设问(3)是总结性的,要求谈谈实施这一战略对两个文明建设有何意义?答案应是“放”。而回答开放性的问题考虑必须全面,既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物质文明建设的角度去考虑。

第二步:后审材料:(粗---细---咬---抓,获多个能为设问服务的有效、有用信息,然后整合,筛选,适用与哪一问?为谁服务?与考纲上哪一、甚至哪些知识原理有关)--能马上结合设问---并回到书上考点中去,分析要透彻)

第三步:材料与设问反复结合分析,确定并落实;

第四步:回归书本,落实内容。上面材料的中心问 题是科教兴国问题,同时,也结合了两个文明建设,因而,我们可将教材中相关的内容组织到我们的答案中去。

第五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表述准确,书本语言要针对使用(答题时:有针对性、怎么问就怎么答,注意先后顺序,主次、条理分明,并发散思维,多角度答题,但要确定确定主攻方向,考虑得面面俱到,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放开手脚、大胆思考、大胆答题,答案力求多元化,A、事理结合,言之有理、有据、自圆其说;B、踩点踩意—C、看观点是否符合设问要求、是否恰当,条理是否清楚。)注意: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思考时:要多层次,分出第一层、第二层、甚至第三层---有时还得看分答题:看:全面答还是有针对性地答?或是限定在某一、两个方面答—最后应该是:有话好好说,有很多话要说

第六步:结合材料、设问,紧扣题意要求。联系身边、现实生活实际,体现知识迁移、拓展能力,不死记硬背。(注意六结合:材料(信息)+设问(题意)+考点知识(基础识记、理解、把握)+实际+自身观点+想像力丰富)

第七步:学会“亮剑”,善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体现较高、较强的应用、综合能力,知:怎么做?达到情感升华等。

非选择题得分来源:1、来自教材(基础分);2、来自材料概括(材料信息分);3、来自材料、设问、考点知识的结合分;4、联系实际分;5、想像发挥分等

例1、共话海西发展(8分)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西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意义重大。

丽水地处海西经济区的紧密区,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 “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注:海西经济区区域范围见右图所示)

(1)图中字母表示家乡丽水的是 ▲ ,表示福建省的是 ▲ 。(2分) (2)结合地图,分析海西经济区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2分)

(3)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角度,为家乡融入海西、科学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8分)

(1)丽水:B;福建:D。(2分)

(2)优势:位于东南沿海(或临海);与台湾一水之隔;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写出以上任意两方面,得2分)

(3)示例:利用当地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产品;利用区域内或台湾地区的经济、科技等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能够根据家乡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提出具体的合理化建议,表述完整,得4分)

解题范例2:材料一: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目前在世界品牌价值前20名排行榜中,属于计算机、电子、软件等高科技领域的品牌约占一半。美国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

材料二: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国家科学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 材料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速本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对公民创新教育的研究。欧盟强调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计划,以图抢占科技“制高点”;日本正在实施培养“四合一”人才计划;加拿大、印度、韩国??“创新”成了这些国家最热门的话题和最现实的行动。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3分)

2)、材料二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请你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5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力挽狂澜倡改革 D、千秋伟业话回归 15、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上网成瘾,不仅荒废学业,而且会带来一系列心 理疾病和社会问题。为此,一些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这一做法( ) ①维护了学生的名誉权 ②维护了学生的隐私权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6、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都会在12月初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 ( )(时政资料引用)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D经济建设 阅读下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