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导学案一
吾山中学“小班化”一案三助导学案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班级 姓名 设计人 上课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序号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过程]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 知识点一:(学法指导) 自助学习: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为什么? 2、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 互助学习:
1、阅读课本P79活动,比较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对地面所获得的热量的影响。完成活动1、2,得出结论。
强调: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助学导练:
1、 复习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等知识,思考:地球自转
对气候造成了什么影响? 补充:地球不但在自转,而且还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
倾斜角度是不变的,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造成了太阳光热在不同纬
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不同季节分配。 2、学生阅读教材P79-80正文部分,在了解地球公转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P80地球公转示意图,讨论完成:
二分二至日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昼夜长短变化:
春分: 月 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 夏至: 月 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 秋分: 月 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 冬至: 月 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
3、引导学生观察:夏至日时,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为昼,南极圈以南的地区为夜;到冬至日恰好相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极昼、极夜现象”,这也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极昼极夜现象只在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内存在。 [课堂小结]
1、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 2、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除赤道地区外,各地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中纬度地带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 [达标练习]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风向的差异 D.天气的差异 2、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如图1.2-7),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B. ,E. 。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 。(填字母)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 。(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 ,有极夜现象的是 。(用字母表示)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D和B的分界线是 。 [课后延伸]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31第二题的内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