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组织管理制度
医院组织管理制度
第一章 医院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协助院长进行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并为院长在医疗质量方面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二.广泛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宣传教育、组织群众性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
三.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委员会医院质量管理管理制度。附: 医疗管理委员会管理制度。 四.经常深入科室,搞好调查研究、把握医院的医疗质量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五.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总结工作。
护理部管理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拟订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办法。 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通过本季度质量管理信息, 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
三.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有关质量管理要求,制定年度的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指导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督导科学质量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学术委员会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及富有技术开发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若干人组成。设主任 1 名,副主任2—3 名,委员若干名。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
二.学术委员会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院长提供医疗技术方面的决策和技术咨询。
三.根据医院人才结构、本社区群众医疗卫生的需求,审定医院人才培养、技术发展、专科及重点专科建设 2 和发展计划。
四.负责审议科研的论证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评定科研成果。
五.对精密仪器、大型设备的引进的可行性论证,提出指导性意见,以充分利用卫生资源,获最佳投资效果。 六.经常深入科室,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分析医院业务技术现状,检查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进展情况,研究医院技术发展趋势,把握科学预见性。
药事委员会管理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方案,保障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二.监督、检查医院贯彻执行药政法规,合理使用药品情况,保证用药质量、安全、有效防止滥用或浪费药品。 三.负责监导药剂科根据临床、科研实际需要,按照工艺规程生产制剂,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做好药品供应管理。
四.审定配备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熟悉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药剂科工作。
五.审定全院用药计划,密切联系各临床科室,征求药品供应意见,满足临床需求,保证病人治疗用药。
六.制、修订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与药剂科、临床科室协商制定本院协定处方。
七.审核本院新制剂、评价新老药物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提出淘汰,更新品种的意见。
八.按卫生部《医院药剂管理办法》规定,加强对贵重药品及特殊(麻、精、毒、放)药品管理的监督,检查。 九.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案,并督导、检查实施情况。 十.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全院药事 ,协调药剂科与临床用药科室关系,科学管理,合理用药,为提高医疗质量服务。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等有关文件。
二.尽量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保证血液安全,保障用血者人身健康。
三.执行用血审批手续,权衡输血利弊,杜绝血液的浪费,提倡科学合理用血,积极推广成分用血。
四.择期用血患者,请临床医师提前向中心血库预约。急诊病人除外。
五.特殊用血,如用血量少于100ml 或大于2000ml 以及罕见稀有血型,应提前向中心血库预约。
六.一般情况下,由中心血库审批用血,特殊情况由输血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领导下,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及业务咨询。
二.负责制定本院控制院内感染规划,各项卫生学标准及管理制度。
三.制订并督导实施院内感染管理在职教育计划。 四.加强院内感染病例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检查院内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评价医院内感染控制效果,认真分析,双向反馈信息。
五.定期了解临床抗生素,激素及化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协同药事管理委员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六.对新建设施进行卫生学标准审定。
七.经常开展医院卫生学管理的专题研究,推行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病案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病案管理委员会是院长在领导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助手,是病案室工作技术指导和咨询机构。
二.定期召开会议,每季一次,听取病案管理工作的汇报和研究病案管理工作,重点是提高病案质量和病案利用效益。 三.制定适应本医院有关病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报院长审批后执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