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十五)科谱阅读题(含答案)

2018届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十五)科谱阅读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2:21:24

图Z15-3

在液体中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为v运动时,所受的流体阻力的大小可用4

公式f =6πηRv表示(η为流体的粘滞系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已知流体的粘滞

3系数η可能与流体的浓度有关。小球在流体中运动时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那么密度为ρ、半径为R的小球在密度为ρ0、粘滞系数为η的液体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时的v—t图像如图Z15-3所示。

(1)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

(2)雨滴下落一段距离后,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由于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当雨滴受到的阻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时,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3)请根据图Z15-3分析、推导出半径为R的小球在液体中速度vr的数学表达式:vr=________。

5.[原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越来越多的电影大片制作成3D效果,看3D电影时每位观众都会戴上特殊的3D眼镜,这样我们就能看到立体效果的电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逼真的体验感,使得3D技术有着很大市场及发展空间。其实我们在小的时候已经接触过3D了,还记得小时候的红蓝3D眼镜吗?如图Z15-4所示,当我们戴上这种3D眼镜看3D书时,书上的恐龙更加栩栩如生。

这种3D眼镜利用的是色差式3D技术,即大家常见红蓝、红绿等有色镜片类的3D眼镜。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画面中。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的影像通过蓝色镜片,模拟两只眼睛看到同一景物的不同影像位置,使平面的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当它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反之亦然,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昏暗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图Z15-4

而现在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他高端应用的是偏光式3D技术。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立体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如图Z15-5所示,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乎就立体了。

图Z15-5

(1)当你戴上3D眼镜,闭上右眼看红花绿叶白花盆时,你会看到红花和( ) A.红叶、白花盆 B.红叶、红花盆 C.黑叶、黑花盆 D.黑叶、红花盆

(2)影片或图片上面蓝色的轮廓应该偏左还是偏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找出图Z15-5中不科学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原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近年来,“纳米”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场里纳米护肤品、纳米水杯、纳米羽绒服屡见不鲜。到底什么才是“纳米”?为什么纳米材料这么神奇?

原来纳米又称毫微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 mm,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 nm。也就是说,1 nm就是0.000001 mm。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 nm至100 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如:大部分半导体制程标准皆是以纳米表示。至2012年6月,最新的中央处理器制程是22 nm。

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利用纳米材料还可以制作出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

用纳米级金属微粉烧制成的材料,强度和硬度大大高于原来的金属,纳米金属居然由导体变成绝缘体。一般的陶瓷强度低并且很脆,但纳米级微粉烧制成的陶瓷不但强度高,并且有良好的韧性。纳米材料的熔点会随超细粉直径的减小而降低。例如:金的熔点为1064 ℃,但10 nm的金粉熔点降低到940 ℃,5 nm的金粉熔点降低到830 ℃,因而烧制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纳米陶瓷的烧制温度大大低于原来的陶瓷。纳米级的催化剂加入汽油中,可提高内燃机的效率。

(1)1 nm=________m。

(2)以纳米技术制造的电子器件比普通硅器件工作速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

(3)金属纳米颗粒的熔点________同种金属的熔点;将金属纳米颗粒制成块状金属材料强度________一般的金属。

(3)图Z15-6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________(填字母)。

图Z15-6

7.[原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813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条件,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了解到导体产生的磁场阻碍原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感生电流)。

通俗地讲,当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此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一定会发生变化,在闭合回路中就产生了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了电流,这种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磁通量大的地方,从磁感线角度理解就是认为在同一磁场中,磁感线越密的地方,也就是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的地方。因此B越大,S越大,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就越多,磁通量就越大。所以磁通量反映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

如图Z15-7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通电螺线管A向下运动时,在螺线管B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原因是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类似(如图乙所示)。当通电螺线管A由上至下运动时,如图Z15-8所示,螺线管B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所以产生了感应电流。

甲 乙

图Z15-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图Z15-3 在液体中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为v运动时,所受的流体阻力的大小可用4公式f =6πηRv表示(η为流体的粘滞系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已知流体的粘滞3系数η可能与流体的浓度有关。小球在流体中运动时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那么密度为ρ、半径为R的小球在密度为ρ0、粘滞系数为η的液体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时的v—t图像如图Z15-3所示。 (1)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 (2)雨滴下落一段距离后,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由于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当雨滴受到的阻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时,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3)请根据图Z15-3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