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含5套中考模拟卷〗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详解】
(1)根据题目表格可以找到60℃下,甲的溶解度为110g;100g水可以在60℃下溶解110g的甲,而50g水在该温度下,只能溶解一半甲的质量,即50g水在60℃下溶解55g甲,所得溶液质量=水的质量+溶解的甲的质量=50g+55g=105g;
(2)根据乙的溶解度数据,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降低温度不利于晶体析出,蒸发溶剂可以使晶体析出,所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乙;
(3)A、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甲、乙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至20℃时,都会有晶体析出,此时仍都是饱和溶液,选项A正确; B、 根据溶解度公式
S溶质质量=,可知60℃时,100g甲、乙饱和溶液中,甲溶质质量为52.4g,
100+S溶液质量溶剂质量为100g-52.4g=47.6g,乙溶质质量为27.2g,溶剂质量为100g-27.2g=72.8g,当降温至20℃时,溶剂质量不变,根据溶解度公式
S溶质质量=,可以求得甲溶液中,甲的溶质15.2g,乙溶液中,乙的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26.2g,此时甲溶液质量=47.6g+15.2g=62.8g,乙溶液质量=72.8g+26.2g=99g,所以甲<乙,选项B错误;
C、根据B计算,可知甲的溶剂质量为47.6g,乙的溶质质量为72.8g,所以甲<乙,选项C正确; D、此时都为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溶质溶解越多,质量分数越大,20℃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选项D错误。故选AC。
15.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是化学用语.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 (2)两个碳酸分子________ (3)纯碱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稀硫酸中存在的阳离子________ (5)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 (6)硝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_
(7)H、O、N三种元素组成的碱________
H2O 【答案】H2O 2 H2CO3 NaCO H+ CH4 KNO3 NH3·
23【解析】 【详解】
(1)水分子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式为“H2O”;
(2)碳酸分子的化学式为H2CO3,两个即在化学式前加“2”,即“2H2CO3”; (3)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则表示为NaCO;
23(4)稀硫酸中存在的阳离子为氢离子,表示为“H+”;
?4?4(5)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6)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
H2O”; (7)H、O、N三种元素组成的碱为一水合氨,其化学式为“NH3·H2O。 故答案为H2O;2 H2CO3;NaCO;H+;CH4;KNO3;NH3·
2316.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
?4
(1)请画出17号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
(2)写出11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元素相似,你还可以得出的一条规律是_____。
【答案】 Cl Na+ Al2O3 硫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
数相同(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17号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排布为2、8、7结构,所以氯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氯元素符号为Cl;故填:;Cl;
(2)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8号元素是氧元素,13号元素是铝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填:Na+;Al2O3;
(3)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的化学性质与硫元素相似,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的元素核电荷数由左
向右依次递增;故填:硫;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面是左宗棠小朋友和同学们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的活动。
(1)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气体的收集装置为_____,判断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成弱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原因是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均可) D(与上一空对应) 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满 2NH4Cl+Ca(OH)2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 E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B装置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D)收集,收集气体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满。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D 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满。
(2)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ΔCaCl2+H2O+2NH3? A
2NH4Cl+Ca(OH)2ΔCaCl2+H2O+2NH3?;该反应是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可选用
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收集时,氨气从a端进入集气瓶。
故填: 2NH4Cl+Ca(OH)2E a。 【点睛】
ΔCaCl2+H2O+2NH3? A 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应学会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中的三种物质。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
(2)向(1)中所得滤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滤液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向(2)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说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4)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又进行如图探究,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0g氯元素。
①上述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和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最终确定该固体由_________组成。
【答案】CaCO3 碱性 有气泡冒出 CaO+2HCl=CaCl2+H2O CaO、Na2CO3 和NaCl 【解析】 【详解】
碳酸钙难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酚酞遇氢氧化钠、碳酸钠会变红色,碳酸钠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1)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2)向(1)中所得滤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滤液显碱性;
(3)向(2)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4)①设生成8.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106x10644=x8.2gx=19.7g,
+2HCl?2NaCl+CO2↑+H2O448.2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