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技术方案
起来对ap进行管理配置。
AP组网最大的优点在于AP本身零配置,AP上电后会自动从无线控制器下载软件版本和配置文件,同时无线控制器会自动调节AP的工作信道以及发射功率。另外,通过无线控制器的RF扫描探测热点地区Rouge AP,可以及时排除其他AP存在的干扰,保障AP的稳定运行。在网络管理方面,网管可以只通过管理无线控制器设备就可以达到控制AP的效果,极大的减少了无线网络后期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量。
使用无线控制器+AP时,AP在启动后会自动通过DHCP方式获取IP地址,并自动搜寻可关联的无线控制器,在和无线控制器建立CAPWAP隧道之后会自动从无线控制器下载配置文件和更新软件版本。
在AP的接入方面,思科拥有智能射频管理,当某一个AP出现故障时,周围的其他AP会自动调整功率,对该部分区域进行重新的信号覆盖,保证信号的良好覆盖。而当有非法AP进入无线网络造成信号干扰时,思科只能射频管理系统可以定位出该AP的位置,以便及时加以排除。
无线控制器可以设定AP间对接入用户进行负载分担,当无线控制器发现AP的负载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以后,对于新接入的用户无线控制器会自动计算此用户周围是否还有负载较轻的AP可供用户接入,如果有则AP会拒绝用户的关联请求,用户会转而接入其他负载较轻的AP。如图所示。
思科公司创新性地支持智能负载均衡技术,保证只对处于AP覆盖重叠区的无线用户才启动AP负载均衡功能,有效的避免误均衡的出现。
思科 AP方案还支持无线入侵检测。当有第三方的AP仿冒SSID时,无线控制器会通过AP的反馈,迅速得到相应的信息,并上报网管,采取相应的信息。管理员还可以对该设备发起攻击,使该第三方设备无法连接上相应的用户。
3.1.2频率规划与负载均衡: ? 频率规划
802.11g使用开放的2.4GHz ISM频段,可工作的信道数为欧洲标准信道数13个。由于其支持直序扩频技术造成相邻频点之间存在重叠。对于真正相互不
5
重叠信道只有相隔5个信道的工作中心频点。因此对于802.11g在2.4GHz地工作频段,理论上只能进行三信道的蜂窝规划实现对需要规划的热点的无缝覆盖。此外,由于功率模板是否能做到符合邻道、隔道不干扰也非常影响频率规划的效果。
信道标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针对如何进行802.11g的频率规划作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证明3载频也可以实现蜂窝对需要覆盖的区域进行无缝覆盖,并提供更高的服务带宽提高服务质量,和高带宽业务的开展。`
频率规划需要配合使用的功能包括: 1、AP支持13个信道设置
2、AP支持100mW最大射频功率以及多级功率控制 3、AP支持外置天线以及定向天线
4、针对特殊应用还需要AP支持桥接功能、接入功能以及WDS功能 ? 频率复用和负载均衡
6
中心频率(MHz) 2412 2417 2422 2427 2432 2437 2442 2447 2452 2457 2462 2467 2472
针对频率复用的设计与实现主要侧重于重叠区域,考虑到802.11技术中目前业界主要采用DCF的仲裁,这样会导致从网络实施的角度出发,没有办法做到像GSM、3G网络的控制力度,从技术原理的角度出发,没有办法实现很好的频率复用,只能被动做些负载均衡的功能。每个AP具有54Mbps、48Mbps、36Mbps、18Mbps等的覆盖范围,对于54Mbps的覆盖范围不重叠,对于54Mbps与18Mbps就可能进行重叠,可以根据网络侧的负载功能进行实现一定程度的频率复用功能,从网络规划的角度出发,WLAN基本上、下行无线链路复用的处理问题,因为目前都是DCF方式,而从只能结合业务目标实现网络覆盖效果,具体网络使用效果使用负载均衡功能进行实现。
负载均衡的功能实现具体原理如下: 1.
根据负载均衡的配置确定负载均衡的模式、SSID、其他参与负载均衡
的AP的标识、用户数或流量的阀值等进行一定的初始化;
2. 3.
确定本AP的2个射频模块连接的STA用户数量和流量;
通过UDP协议以私有方式定时进行AP间通讯。先进行握手,成功后
才进行数据的交换,获取参与负载均衡的AP的负载信息。
4.
当有STA要接入时,根据其工作频率,比较本AP上该射频下的负载
和其他AP的指定SSID下的用户数或流量,以及负载均衡的SSID绑定接口的速率集,决定STA能否接入。同时要注意到若用户数已达到AP某个SSID的最大用户数,则该AP的SSID不允许再接入STA;
? 容量规划
从业界实现的DCF方式来看,没有一个最大用户数的限制,但业界各个厂商进行实现时都基于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进行默认限制,思科目前每个AP最大的用户默认限制为64个用户,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每个AP限制接入的用户数。根据多年的WLAN部署经验,思科建议,从网络规划的角度出发,按照每个AP覆盖20用户进行部署,可以保证用户的接入质量和正常需求下的网络吞吐量。
3.1.3网络管理
思科使用WSM无线业务管理器应能对无线网络中的AP、AC等设备作到统一
7
管理。WSM无线业务管理器依托iMC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的管理,在iMC系统全面的有线网络管理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管理能力。用户无需重新搭建IT管理平台,即可在原有的有线网络管理系统中增加无线管理功能,与有线管理平台统一部署,节省用户投入,节约维护成本。
iMC智能管理中心采用分布式、组件化、跨平台的开放体系结构。通过选择安装WSM无线业务管理器,用户可以获得全面的无线业务管理能力,实现AC设备、FAT AP设备、AP设备、移动终端等无线设备的集中管理,轻松实现设备配置管理功能,并提供资源分组、无线拓扑功能,对全网无线设备进行直观有效的组织,对网络部署和设备状态一目了然,策略模板等功能实现网络和设备的批量配置,提升效率,降低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基于Web的管理系统,为无线业务管理者提供了简便、友好的管理平台。
与iMC智能管理平台及其它组件配合,还可实现无线设备的面板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监控、软件版本管理、配置文件管理、接入用户管理、用户认证管理等功能,并可对网络中的其它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真正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另外,思科的所有设备均内置WEB网管,可以满足对SNMP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3.1.4供电问题
由于本次无线网中AP设备数量不是很多,可以通过采用本地电源进行供电。 3.2覆盖解决方案
无线信号强度和传输距离的换算公式 AP加卡的信号总强度公式:
Gt-Gr+AP天线增益+终端天线增益=L信号总强度(dB) Gt(AP或终端功率,单位dB),Gr(终端或AP灵敏度,单位dB) 距离产生的信号衰减公式:
40+20lgd=L1(dB) d(距离,单位m) 工程中最大传输距离以45m计算,所以L1=72dB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