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合集5份试卷〗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合集5份试卷〗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3:30:13

率为

0.6mol×100%=20%,故答案为:0.05;20%;

3 mol(3)根据3A(g)+B(g)

c4(C)c4(C)4C(g),平衡常数表达式K=3,故答案为:K=3。

c?A?c?B?c?A?c?B?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D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中溶液褪色 使用上述装置,不放

入铜丝进行实验,观察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 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还原 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 NO2-+3SO2+3Ba2++2H2O

3BaSO4↓+2NO↑+4H+(或NO2+SO2+Ba2++H2O

BaSO4↓+NO↑+2H+) 取冷却后A装置试

2+

管中的溶液,滴加 K4[Fe(CN)6] 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解析】分析:实验Ⅰ:(1)A中的反应是浓硫酸和铜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2)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利用元素化合价变化生成的产物分析判断,若生成氢气,D装置会黑色变化为红色,若生成二氧化硫E装置中品红会褪色;(3)说明浓硫酸中的水是否影响B装置现象的判断进行的实验是:利用装置中铜不与浓硫酸接触反应,观察B装置是否变蓝;实验Ⅱ:(4)根据题中信息中检验铜离子的方法对②进行分析。(5)①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说明稀硝酸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黑色固体具有还原性;②根据反应现象③可知黑色固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硫元素;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还需要确定黑色固体中含有铜离子;

实验Ⅰ:(1)A中的反应是浓硫酸和铜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2)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利用元素化合价变

化生成的产物分析判断,若生成氢气,D装置会黑色变化为红色,若生成二氧化硫E装置中品红会褪色,所以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实验现象是,D装置中氧化铜黑色不变化,说明无氢气生成,E装置中品红试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3)利用装置中铜不与浓硫酸接触反应,不放入铜丝反应,观察B装置是否变蓝,若不变蓝证明浓硫酸中的水不影响实验,若无水硫酸铜出现变蓝,说明浓硫酸中的水会影响实验。

实验Ⅱ:(4)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根据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可知,黑色固体中一定不含CuO。(5)①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中有一氧化氮生成,证明了黑色固体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②根据反应现象③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可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硫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NO2-+3SO2+3Ba2++2H2ONO2+SO2+Ba2++H2O

3BaSO4↓+2NO↑+4H+(或

2+

BaSO4↓+NO↑+2H+) ;③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检验黑色固体中含有

铜离子,方法为: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氧化反应 CH2=CH2 羧基(—COOH)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可以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则A为乙烯;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乙醇;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则C为乙醛;B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D,由D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D为乙酸,B和D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则E为乙酸乙酯。 【详解】

(1)由B生成C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故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2)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D是乙酸,其中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

(3)B与D反应生成E的反应,即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点睛】

本题要求学生在基础年级要打好基础,掌握常见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经典转化关系,并能在相似的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特别要注意一些典型的反应条件,这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如Cu/△通常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还要注意总结连续氧化的反应,这种现象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都存在,要学会归纳。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 ④ ① ② ③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甲烷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型;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碘遇淀粉变蓝色。以此分析。 详解:①甲烷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型,所以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型的是①; ②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所以能使溴水褪色的是②;

③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的是③。 ④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遇碘变蓝的是④。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④ ;①; ②; ③。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B.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 D.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3.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4.可逆反应:2NO2(g)

2NO(g)+ O2(g)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

5.已知反应①CO(g)+CuO(s) 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

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u)/[c(CO).c(CuO)]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K1/K2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率为0.6mol×100%=20%,故答案为:0.05;20%; 3 mol(3)根据3A(g)+B(g) c4(C)c4(C)4C(g),平衡常数表达式K=3,故答案为:K=3。 c?A?c?B?c?A?c?B?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 Cu+2H2SO4(浓)CuSO4 +SO2↑+2H2O D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中溶液褪色 使用上述装置,不放入铜丝进行实验,观察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 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还原 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 NO2-+3SO2+3Ba2++2H2O3BaSO4↓+2NO↑+4H+(或NO2+SO2+Ba2++H2OBaSO4↓+NO↑+2H+) 取冷却后A装置试2+管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