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8:37:22

无意识的倾向

本能决定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有谬误,同时将人看得过分消极 。关于本性,他描绘的是黑暗又愤世嫉俗的图画。

缺乏科学依据,难以重复验证 。

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对于人格的发展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人格在一生中不断地发展,经历8个阶段,并且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每个阶段对人格的发展都极为重要。 这8个阶段在人一出生时就以某种形式存在了,只是在生命历程中的特定时期如人格发展的某个转折点、某个危机时期,其中某一阶段就成为关键期,解决这些危机的方式决定今后的人格走向。

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发展8个阶段 婴儿期 信任—不信任

儿童早期 自主性—羞愧和怀疑 学前期 主动性—内疚 学龄期 勤奋—自卑

青年期 认同感—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 亲密—孤独 成年中期 繁殖—停滞 老年期 自我完善—失望 婴儿期(出生到2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体验着快乐,认为周围环境是安全的,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对自己和他人不信任,怀疑、疏远和退缩 信任是双方的,母亲也要保持一种对外界对自己的基本信任,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焦虑,总之父母对生活对自己的态度会巧妙的传递给儿童。 儿童早期(2到4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儿童开始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开始藐视外部世界的控制,处处喜欢显示的力量,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按意志作出行为。

如果父母过度保护,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产生羞怯和怀疑,对自己能力缺乏自信、缺乏果断性、依赖性强。 学前期或游戏期(4-7):主动性对内疚 发展良心

活动范围扩展,发展良心代替父母的引导,具有主动性 获得性别角色

认为自己具有同性父母的特性和机能来建立适当的性别角色 这一阶段与自主性的获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时产生了进取的感觉。如果发展得好可以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喜悦,积极地、不断地寻求进步;如果父母认为儿童从事的活动是笨拙的或儿童的主动性与他人的主动性相冲突,儿童产生内疚感。

游戏时儿童可以越出空间、时间和现实的自我边界,又能与现实保持一致,学会新的控制走向新阶段(游戏是高于现实发展水平)

游戏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作用,可以用游戏来补偿失败、受苦和挫折的体验 游戏形式:独角戏或白日梦、共同游戏演出内心矛盾 学龄期(7-12):勤奋对自卑

这个阶段,儿童与同伴进行交流需要以及被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接受的需要越来越强

如果儿童体验到成功,竞争意识会增强,他们会积极勤奋地学习,否则产生无能感,害怕的失败的情绪而自卑 学校与老师作用 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合法延缓期”的概念

青年继儿童期后,自觉无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决断太多太快,在作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间,设法延缓所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的内心需要。 实现自我同一感过程中有两种失败的情况 :

同一性拒斥(过早停止了对同一性的探求)和同一性混乱(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同一感体验:感到自己是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 自我本身是统一的,从时间看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 自我所设想的我与自我所察觉到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成年早期(18-25):亲密对孤独 成年中期(25—50)

主要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男女之间已经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下一代,对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很关心

不关心年轻人发展的人被停滞感困扰着,这是一种厌恶和个人感情贫乏的状态。如有些父母从教育孩子中很少获得快乐,而是充满厌烦,对生活感到不满。在孩子发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潜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 老年期(成年晚期到死亡)

获得对一生的完善与满意感而避免失望和厌倦。。不能形成这种完善感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因此常常通过对他人的厌恶和轻蔑来表达他们的失望。 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充满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满足。

两种发展观的比较: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同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的联系与不同? 弗洛伊德强调本我,艾里克森强调自我

弗洛伊德把儿童的发展局限于亲子三角关系,而艾里克森则放在社会背景上 弗洛伊德研究到青春期,艾里克森贯穿一生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恶,艾里克森认为两极性 简评

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来研究儿童

个性的发展

他的理论中有辨证的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

虽然将重心向自我转移,但未完全摆脱弗洛伊德的影响。 社会要求与个体冲突是否具有跨文化性

第二节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S-R)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华生对记忆的解释:记忆不是一种遗传的反应形式,而是属于一种习得的反映形式。华生将记忆定义为:某种习惯——外表的言语习惯、潜伏的言语习惯——经过一段停止练习时期以后,虽可能多少受些损失。但实际并未消失,而是保存在机体里。当再遇到从前的那个刺激,人们就会重复从前曾为这个刺激所引起的动作。 华生经典条件反射实例 小艾尔伯特实验 开始

兔子、白鼠、狗——无反应

巨响———————恐惧(本能) 反射建立

兔子+巨响————恐惧 多次联结

条件反射形成后

兔子——————恐惧

带毛的动物———恐惧(泛化) 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

行为治疗之厌恶疗法:偷窃癖、戒烟等

看似最简单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得到了广阔的应用。也可以用来消除恐惧反应、系统脱敏疗法。

关于个性:个性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换句话说,个性只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习惯系统很多,如公开讲演系统、沉思系统、恐惧系统、怜爱系统等。但在这些习惯系统中,必然有一些是占优势的、显眼的,因而对个性的分类和对个体个性的判断,也就以这种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为根据

个人有独特经历,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对刺激反应方式,就有不同的人格。 华生眼中的习惯: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洗漱等习惯)。

换句话说,当人所处的情境与先前曾经发生过的情境相同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整合,能更为迅速和更多地活动起来达到目的,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他已“学会”或已“形成”了一种习惯。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当一个复杂的

习惯被完全分解之后,这个习惯的每个单位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个性的发展:华生强调童年期个性变化的重要性。在人的一生中,幼年和少年是各种习惯系统的形成时期,也是个性变化最快的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的习惯系统不断形成,旧的习惯系统年复一年地消除。 如果婴儿期和少年期的习惯系统被带到成年时期,它便会妨碍个性的发展。

到13岁以后,习惯系统基本确定下来,除非发生新的强烈刺激,个性一般不再发生大的变动。

华生的发展心理思想:否认遗传 刺激是客观的不是遗传的

生理的遗传并不引起机能的遗传 以控制为目的,遗传是不可控的 夸大环境和教育

早期的差异引起后来行为差异 教育万能

学习理论:用外部刺激塑造行为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发展观

B·F·斯金纳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上。 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发生反应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应。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

条件反射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及其过程 操作条件反射及其过程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箱 快乐中枢的连结

搜索更多关于: 发展心理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无意识的倾向 本能决定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有谬误,同时将人看得过分消极 。关于本性,他描绘的是黑暗又愤世嫉俗的图画。 缺乏科学依据,难以重复验证 。 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对于人格的发展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人格在一生中不断地发展,经历8个阶段,并且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每个阶段对人格的发展都极为重要。 这8个阶段在人一出生时就以某种形式存在了,只是在生命历程中的特定时期如人格发展的某个转折点、某个危机时期,其中某一阶段就成为关键期,解决这些危机的方式决定今后的人格走向。 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发展8个阶段 婴儿期 信任—不信任 儿童早期 自主性—羞愧和怀疑 学前期 主动性—内疚 学龄期 勤奋—自卑 青年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