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3:45:16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围绕一定教学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忽视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亲身体验的价值。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教学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活力;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在教学目标上,从注重知识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应该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是能否推动新课改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关键是看能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即课堂教学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否给予了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建立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教学评价及其功能

评价的定义:“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宋史·戚同文传》:“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散。”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辞海,第1111页)。在英文中,“评价(evaluate)”的含义为引出和阐明价值。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进行必要调整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下列式于进行表述:

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1

这个描述虽然不是很严密,却基本上道出评价的含义。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设计教学、改进教学,激励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依据。

因此,评价是一个落实、审查并修正教育目标的完整过程,能有效改善教育进程。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信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信息发生相互作用。为了评价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评价一般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导向功能:主要指评价具有导向机制。是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性质、目标和规格要求,是教学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制定,一般都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指引,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即指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和应达到程度的方向。这样,通过评价过程的不断反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教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提高。因此,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指挥的作用。

同时,它指导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关注者转变教育观念,修正教育目标,为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激励功能:良好的评价过程能够明确呈现评价对象的优势和不足,具有刺激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功能。主要指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改进教和学,驱动他们的内部活力,调动起教和学的积极性。这是评价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的关键。

(三)改进功能:主要是指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环节具有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修正错误缺失的功效。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有关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好的地方得到强化,缺点和不足得到纠正,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四)诊断功能:评价活动要根据评价标准对收集到的教育信息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比较全面的解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

2

提供资料。

(五)交流协调功能: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者以及评价者之间相互交流,增进了解,不仅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从整体上发挥了协调诸多教育因素发挥系统功能的效果。

(六)鉴定功能:主要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教学的结果进行价值的判断。通过评价来比较、区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以便制定周密的计划进行指导和培养。另外,评价的结果也可作为评定等级的证据,为教育管理服务。

(七)研究功能: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种工具,通过评价不断地明确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应选择的手段和程序,为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

(一)多元智力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

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也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mberg,1985)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li,1990)的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等,但尤为引起教育教学界重视的,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最深远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这七种智力显然比智商理论所认为的言语──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更为广阔,更可贵的是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加德纳认为随着研究的法定程序可以增加和删减某些智力。

3

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二)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后叶,针对传统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弊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基于人们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新认识之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盛行于西方。时至今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仍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现实的教育教学。与传统的赫尔巴特“三中心”相反,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哲学的精髓也在于说明经验的中心应该是主体在有目的选择对象基础上的主观改造;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也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皮亚杰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正是说明了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认识是在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力倡发现法学习。以上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具有留迹性的。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容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了大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

4

搜索更多关于: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围绕一定教学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忽视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亲身体验的价值。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教学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活力;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在教学目标上,从注重知识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