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条件,并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栽培种制作、开袋埋土、覆土层调水、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金福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福菇;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
金福菇(Clitocybem axima)又称白色松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属口蘑科(白蘑科),是一种发生于炎热季节的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因其肉质清脆,汤汁鲜美,口感特佳,而倍受夏秋季市场青睐。据科学分析:金福菇100g干菇中含粗蛋白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其子实体耐贮性好,适于鲜销与干制品加工。金福菇可以在蘑菇生产结束后菇房闲置的4~5个月内,利用蘑菇房及其废料栽培,是目前正在推广的实用新农艺,它不仅能弥补夏季食用菌市场的淡季,而且可以提高菇房的复种指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菇农的经济收入,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的食用菌新品种。
1生物学特征
金福菇子实体丛生、大型、白色。菌盖宽8~32cm,初期半球形,后渐扁平或中部稍下凹,表面白色、污白色至浅奶油色,成熟后色变暗,平滑或稍粗糙,微黏;边缘无条纹,初内卷,老时波状或稍上卷。菌肉厚,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浅黄白色,直生至短延生,密至稍密,不等长,褶缘波状,菌柄中生或偏生,棒形,稍弯曲,幼时柄基明显膨大呈瓶形,成熟后长8~45cm、粗1.5~4.6mm,基部往往连合成一丛,表面与菌盖同色,上有纤毛及纤维状细条纹,内实,纤维质。孢子印白色,担孢子卵形至阔椭圆形,有1个油球,5.0~7.5 μm×3.5~5.0μm;菌丝有锁状联合。
2生长条件
2.1营养
金福菇是一种草腐土生菌,能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和氮源,各种作物秸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