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习题(1)
复杂有坍塌的可能,定义为深基坑。 12.下列关于基坑开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深度不足5m的基坑可以不做护壁 B.放坡是最简单的防止坍塌的措施 C.护壁可以达到绝对安全
D.深浅基坑的工艺差别是,是否需要放坡或护壁
【解析】B,放坡是最简单的、也是造价最低的、最安全的措施 。 13.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其支护结构的设计应该( ) A.必须在开挖之前进行
B.可以根据开挖之后的具体状况确定 C.必须在开挖之后,视具体情况而定
D.可以在开挖之前进行,也可以随着开挖过程逐步进行
【解析】A,深基坑没有有效的支护设计,不允许实施开挖,且开挖过程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标准严格一致 。
14.土方回填时,下列( )因素影响土方的密实度效果 A.土的种类、铺土厚度、最优含水率 B.压实功、铺土厚度、最优含水率 C.压实功、土的种类、铺土厚度 D.土的种类、铺土厚度、最优含水率 【解析】B
15.下列属于验槽时必备的资料的是( ) A.选址勘察报告 B.建筑方案与施工图
C.附有基础平面与结构设计说明的结构施工图 D.土石方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施工日志
【解析】C,另外还包括详勘阶段的地质报告和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与记录。 16验槽的程序始于( )
A.发包人向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申请 B.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C.监理单位同意进行验槽 D.设计单位认为达到相关标准
【解析】B,所有有关工程质量验收的过程均始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在施工单位自检
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 17.验槽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 B.钎探
C.轻型动力触探 D.超声回波反射波法
【解析】A,钎探与轻型动力触探均为辅助方法,基底以下土层不可见部位实施钎探,特殊采用轻型动力触探。
18.对于验槽时发现的局部不良地基,应该遵照( )程序进行处理。 A.发包人提出意见,承包人进行执行
B.监理工程师提出意见,设计单位核算后,施工单位执行 C.地质勘查部门提出意见,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设计单位执行 D.地质勘查部门、设计单位提出意见,施工单位执行
【解析】D,发包人(建设单位)、承包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不得随意对于地基基础进行处理,必须根据勘察设计的意见执行。 19.人工回填地基时,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 )。 A.250mm B.150mm C.300mm D.100mm
【解析】A,人工回填土铺土厚度200-250mm,推土机不宜大于300mm,铲运机300-500mm,汽车300-500mm
20.砖石基础一般用于低层民用建筑,当基础标高不同时,应该( )。 A. 从高向低来砌,高处向低处搭接 B. 从低向高来砌,高处向低处搭接 C. 从高向低来砌,低处向高处搭接 D. 从低向高来砌,低处向高处搭接
【解析】B,同时注意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小于基础大放脚的高度 21.某工程图纸中,砖砌体基础与墙体,未做防潮层,施工单位应该( )。 A. 按图纸施工
B. 请建设单位提出意见并遵照执行
C. 自行采用1:2水泥砂浆加入适当防水剂,在室内地面标高下一皮砖处,抹20mm防潮层
D. 自行采用1:2.5水泥砂浆加入适当防水剂,在室内地面标高上一皮砖处,抹20mm
防潮层
【解析】C,原则上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此进行 22.沉降缝处两侧的砖石砌筑基础,正确的做法是( )。 A. 相互独立砌筑,不进行搭接 B. 相互独立砌筑,每隔一皮砖搭接一次 C. 连续砌筑,没有其他做法
D. 独立砌筑,中间缝隙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筑密实
【解析】A,沉降缝基础必须封开,保证两侧自由沉降变形,伸缩缝基础可以不断开。 23.台阶形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各层台阶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整
B. 等待下一层台阶形成强度之后,再行浇筑上一层台阶 C. 先浇筑下一层台阶,待其接近初凝时,再浇筑上一层台阶 D. 以上方法均可以
【解析】C,独立基础需要连续浇筑,不留设施工缝,但也不应导致混凝土流淌,因此A、B均不合适。
24.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判断依据是( )。 A. 一次性教主体积大于1000立方米
B. 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气温差超过25℃ C. 一次性浇筑线性长度超过40m D. 一次性浇筑厚度超过1000mm
【解析】B,大体积混凝土的核心问题是内部温度过高导致体积膨胀而形成裂缝,因此控制内外温差是关键性的原则。
25.某大型设备基础,平面尺度为20*20m,厚度达5m,对于该基础所应采取的浇筑方法是( )。
A. 全面分层浇筑 B. 斜向分层浇筑 C. 分段分层浇筑 D. 以上方法均可以
【解析】A,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以采用A、B、C三种方法,其中A适应于平面面积较小的情况,尤其是设备基础;B适应于一般尺度基础,如普通建筑;C适应于平面面积特大型的建筑物,如下沉式广场的底板。
26.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优先选用的水泥是( )。
A. 矿渣水泥 B. 粉煤灰水泥 C. 火山灰水泥 D. 硅酸盐水泥
【解析】A、B、C,放热量均相对较小,但。B、C泌水相对较大。
27.某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并养护完成后,其表面出现纵横正交且分布均匀的细小裂缝,其原因是( )。
A.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导致的 B. 混凝土表面收缩导致的 C. 养护不合格失水导致的 D. 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
【解析】B,该裂缝是由于表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受到表层钢筋的阻挡而产生的裂缝,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表面的二次振捣可以消除。 28.某工程底板体积混凝土采用矿渣水泥制备,其养护时应做到( )。 A. 浇筑完成12h内浇水养护,并至少养护21天 B. 浇筑完成24h内浇水养护,并至少养护21天 C. 浇筑完成12h内浇水养护,并至少养护14天 D. 浇筑完成24h内浇水养护,并至少养护14天 【解析】A,采用硅酸盐水泥时,至少养护14天
29.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问题的出现,以下( )外加剂不产生作用。 A. 减水剂 B. 缓凝剂 C. 发泡剂 D. 膨胀剂
【解析】C,减水剂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减少热量的产生;缓凝剂可以推迟初凝时间,加大初凝前热量的排放;膨胀剂可以补偿收缩放置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因收缩产生裂缝。 30.某工程设计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当该工程桩基础挖深600mm时,下列( )工艺必须进行。 A. 排水 B. 照明 C. 通风 D. 护壁
【解析】D,人工挖孔桩必须进行护壁,而且护壁应自上而下的进行。 31.下列需要采用支护结构的土石方工艺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