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02试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V0—水溶液体积(mL)
x—吸附于土壤中的农药量(mg) ② 解析率(D)
D???C1?C2?V??V0?V?Ce??100
x其中,C1—第1次解析浓度(mg/L) C2—第2次解析浓度(mg/L) V—吸附试验后水相体积(mL) ③ 吸附常数(Kd)
分子型有机农药的土壤吸附规律,可用弗仑德利奇(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
Cs=Kd ? Ce1/n Cs=x/m
其中,Cs—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浓度(mg/kg) Kd—土壤吸附系数 1/n—Cs与Ce关系曲线斜率 m—土壤重量kg
将测定结果代入FruendLich吸附公式,可求得Kd值。
LnKd=LnCs-1/nLnCe
土壤有机质对农药吸附作用影响很大,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也可用土壤的吸附系数Koc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Kdkoc?土壤有?100
机质%(5)质量要求
① 土壤、水中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70~110%,最低检测浓度满足检测要求。
② 助溶剂(如乙腈、丙酮)加量小于0.2%(V/V)。
③ 质量平衡试验回收率大于75%;对回收率小于75%农药,该方法不适用。 (6)评价标准
根据农药土壤吸附常数Kd的大小,可将农药的吸附性划分成五个等级(表
4)。
表4 农药土壤吸附性等级划分 等级 I II III IV V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须包括下列内容:
① 供试农药:通用名、化学名称、结构式、CAS号、纯度、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② 供试土壤:土壤类型、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代换量、机械组成。 ③ 主要仪器设备:振荡器、离心机、分析仪器。
④ 试验条件:温度、试验浓度、水土比、振荡速率、平衡时间。
⑤ 水中农药残留量分析:测定条件、线性范围、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检测量。
⑥ 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分析:测定条件、线性范围、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检测量。
⑦ 试验结果:预试验结果(吸附率)、解析率、质量平衡试验及回收率、吸附浓度、平衡浓度、吸附曲线与FruendLich吸附方程、吸附常数Kd与Koc、相关系数与吸附性能评价。 1.5土壤淋溶试验 (1)试验目的
淋溶是农药在土壤中随水向下移动的行为特性,它是评价农药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2)试验材料
供试农药:农药纯品或原药。
供试土壤:选择3种有代表性的不同性质土壤,常用的有砂土、砂壤土、粉
Kd >200 50~200 20~50 5~20 <5
吸附性 易吸附 较易吸附 中等吸附 较难吸附 难吸附
砂壤土、粘壤土。经风干分别过2mm及0.25mm筛,待用。 (3)试验方法
① 土壤薄层层析法
称一定量过0.25mm筛的土壤于烧杯中加水搅拌,直至成均匀的泥浆状,用一根玻璃棒将泥浆均匀涂布于层析玻璃板上,土层厚度随土质的粗细程度不同,控制在0.5~1.0mm之间。涂布好的土壤薄板晾干后按一般的层析法,点上药液或用放射性标记的农药,点药量要低(大约在0.5~5.0?g之间),点药后先将溶剂挥发掉,然后放在层析槽中用纯水作展开剂展开,展开后晾干。如果用放射性标记农药作供试农药,用自显影法求Rf值;如用普通农药测定时,则将薄板上土壤按等距离分成至少六段,分别测定各段土壤中的农药含量及其在薄板上的分布。
② 柱淋洗法
称取一定量过2mm筛的土壤,装于玻璃柱或塑料管中(内径5cm、柱长38mm),装成30cm高的土柱,在上端添加1cm厚的石英砂,柱中加水至土壤饱和持水量的60%。将一定量的供试农药滴加于土柱上层,从试验开始起,每隔1小时加水30mL,共计10次,收集淋出液。淋洗完毕后,将土柱均匀切成3段,分别测定各段土及淋出液中农药含量。 (4)数据处理
① 薄层层析法
根据各段土壤中的农药含量及其在薄板上的分布,可求得Rf值。
Rf = Lmax/ Lmax
Lmax为原点至色谱斑点中心的距离; Lmax 为原点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② 土柱淋溶法
根据三段土壤及淋出水中的农药含量,分别求出其占添加总量的百分比。
Ri= mi/ M×100%
Ri 为各组分中农药含量的比例(%); mi为各组分中农药含量(mg);
i=1、2、3、4,分别表示组分0-10cm、10-20cm、20-30cm土壤和淋出水; M 为农药添加总量(mg)。
(5)质量要求
① 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70~110%,最低检测浓度满足测定要求。 ② 每个处理要求3个平行。
③ 薄层层析法对挥发性强的农药不适用。 (6)评价标准
① 薄层层析法
根据Rf值的大小,将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能划分为五个等级(表5)。
表5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等级划分 等级 I II III IV V
② 土柱淋溶法
根据Ri值的大小,将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能划分为四个等级(表6)。
表6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性等级划分 等级 I II III IV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须包括下列内容:
① 供试农药:纯度、水溶解度、吸附系数、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等。 ② 供试土壤: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代换量、机械组成。 ③ 主要仪器设备:层析槽、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
④ 试验条件:土壤薄层制备及参数、点样量、展开时间;土柱内径与长度、加药量、加水量、淋出水量、淋溶时间等。
Ri(%) R4>50 R3? R4>50 R2 ?R3?R4>50
R1>50
淋溶性 易淋溶 可淋溶 较难淋溶 难淋溶
Rf 0.90~1.00 0.65~0.89 0.35~0.64 0.10~0.34 0.00~0.09
移动性 极易移动 可移动 中等移动 不易移动 不移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