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中语文 第4课 诗经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诗经》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____________首。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练
10.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非,不是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爽快,干脆 C.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嫁妆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 C.行道迟迟:很晚
12.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终于又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劝说了。
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1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14.对《采薇》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是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1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阅读理解
1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1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18.“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9.《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1章
写 第2、3章
写 第4、5章
写 第6章
写 全诗体现
了 品味鉴赏:
20.《氓》第三,四段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
21.《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例子具体分析。
答:
22.讨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
23.“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
容: 艺术手
法:
24.“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
语 。 25.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灾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养分。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接续曾有的精神力量。幸而有这样一批作品,将灾难直陈于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同身受历史曾有的体温与疼痛。
B.网曝国企珠海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周某等人,一顿饭喝掉高档红酒12瓶,但珠海国资委调查回应称,其中6个空瓶是学习红酒知识的道具,这一解释实在匪夷所思。 C.春节临近,盗窃事件频频发生。对此,公安部门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范意识, 出行时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财物,以免被窃贼探囊取物。
D.2013年春节晚会热热闹闹开始了,台上载歌载舞,台下人言啧啧;我们一家人齐聚电视机前看春晚,也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27.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A.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 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人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将会出现5到6亿的中等收入人
群,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D.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 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2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我们都称之为朋友。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就是一个朋友。时光流逝,夏去秋来,一些叶子会离我们而去,还有一些叶子会陪伴我们许多季节。
①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 ②他们能让我们感到幸福 ③在人生的旅途中 ④共同见证潮起潮落 ⑤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而行 ⑥我们会邂逅许多人 A.③①⑤⑥④②. B ⑥③②⑤④① C. ③⑥②①⑤④
【自助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①,维鸠居之②。之子于归,百两御之③。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④。之子于归,百两将之⑤。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⑥。之子于归,百两成之⑦。
注解:①(维鹊有巢)维,语助词,无实义。鹊,喜鹊。②(维鸠居之)鸠,斑鸠。居,侵占。 ③(百两御之)两,同“辆”。御,迎接。④(方)占有。 ⑤(将)陪送,护卫。⑥(盈)满、⑦(成)完成。这里指结婚礼成。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④宜:和顺、亲善。 ⑤蕡:肥大。有蕡即蕡蕡。⑥蓁:叶子茂盛。 (1)对诗中有关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之子于归”指姑娘新婚出嫁,找到了归宿。 B、“百两御之”指迎亲的车队数量之多,可见其富有。 C、“宜其室家”祝愿新郎新娘有美好的生活。 D、“宜其家人”是指新娘应该能适应新的家庭生活。 (2)对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鹊巢》是一首凄苦悲怨的弃妇诗。
D.⑥⑤④①③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