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大类 基础强化训练大纲
经济学大类本科生《基础强化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基础强化训练
学时/学分:1周/1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大类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经济学院
一、基础强化训练的目的
要求学生利用在一年级所学的专业导论、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在一年级下学期暑假中开展社会调查,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与经济现象,增加感性知识,以巩固所学知识,促使理论联系实际,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强化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本环节安排在第二学期的寒假进行,时间一周。 基础强化训练的参考选题如下: (1)某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2)某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状况 (3)某地区物价变动情况调查 (4)企业案例研究
(5)某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 (6)某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的状况
(7)城镇居民收入状况调查
(8)农民、农村和农业“三农”问题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研究
(9)某出口企业或外资企业的基本状况、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等 (1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化途径 (11)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12)某地区劳动就业状况 (13)国家惠农政策研究 (14)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与指导教师商量,确定具体的选题。
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经济问题,利用所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实际调查研究,描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对没有做实际调查研究,而只是做文献研究写作出来的报告,成绩记为“不合格”。 三、基础强化训练的进度安排 序号 1 2 3 4 主要内容 联系要调查的单位或企业 熟悉被调查单位的组织结构和基本情况 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写作调查报告 合 计
1
所用时间 1天 2天 2天 1周 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继续完成在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的任务。在开学后第一周将研究报告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一起交给指导教师评阅。
四、说明书与图纸要求
社会调查结束后,学生必须撰写调查报告一份,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要求按照经济学院网站上“学年论文工作规范”的格式书写。(经济学院网站“本科生教育”下的“教学文件”)
五、评分标准
评 定 项 目 1 选题合理、目的明确(10分) 2 资料丰富、充实(20分) 3 报告结构合理,论证充分(50分) 4 报告格式规范(10分) 5 态度认真、遵守纪律(10分) 总分 评分成绩 备注: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六、参考资料
(1)、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地区统计年鉴(分年份)
(2)、张维达.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美) 曼昆著N. Gregory Mankiw. 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执笔: 董登珍,黄惠萍,周毓萍
审阅: 刘树林,凌丹,胡国晖 日期:2010.6 审定: 魏建国 日期:2010.6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