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级财务会计讲义
情况时,不能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与计量
(一)取得时(初始确认和计量): ? 必须同时满足前述三个条件才能确认
?在确定其入账价值时,按重要性原则,将取得成本分解为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并分别入账。
?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利息调整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成本) 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利息调整) 差额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尚未支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款
(二)期末计提利息确认投资收益(后续计量)
根据权责发生制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确认持有期间投资收益。 要点: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购买债券的实际投资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各期利息收入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债券在未来持有期的现金流量(各期利息和本金),折现为债券当前买价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在取得投资时计算确定,并在投资存续期内保持不变。 ?各期投资收益=本期实际投资额(成本+或-利息调整)×实际利率 ?当买价>面值时,各期利息调整额=本期票面利息-投资收益 当买价<面值时,各期利息调整额=投资收益-本期票面利息
(三)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面额
裕华公司2007年1月1日以534 000元的价款购入华夏公司同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500 000元,年利率6%,每年末付息一次,另支付手续费2000元。 2007年1月1日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6 000 贷:银行存款 536 000 07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贷:投资收益 18 438(536 000×3.4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 562
设实际利率为i,则有536 000=30000/(1+i)+30000/(1+i)2+30000/(1+i)3+500000/(1+i)3
当i=4%时,等式右边为527752<536000 当i=3%时,等式右边为542408>536000
则利用插值法,实际利率=3%+(4%-3%)×(524408-536000)/(542408-527752)=3.44% 08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13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贷:投资收益 18 041(536 000-11562)×3.4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 959 09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贷:投资收益 17521(536 000-11562-11959)×3.4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2 479 10年1月1日收到本金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00 000
A公司2007年1月1日以464 000元的价款购入华夏公司同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500 000元,年利率6%,每年末付息一次,假定无手续费。 2007年1月1日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464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6 000 07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 018
贷:投资收益 41 018(464 000×8.84%)
08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 991
贷:投资收益 41 991(464 000+11018)×8.84%
09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2 991
贷:投资收益 42991(464 000+11018+11991)×8.84%
10年1月1日收到本金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00 000
设实际利率为i,则有464 000=30 000/(1+i)+30000/(1+i) 2+30000/(1+i) 3+500000/(1+i) 3
当i=9%时,等式右边为462039<464000 当i=8%时,等式右边为474213>464000
则利用插值法,实际利率=8%+(9%-8%)×(474213-464000)/(474213-462039)=8.84%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
出售后剩余部份不再适合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4
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账面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第六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特点
由企业直接指定、或前面几类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二、初始计量
以购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入成本
三、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甲公司2007年9月10日以每股11元的价格购入M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手续费2000元,初始确认时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9元。2008年3月20日,M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甲公司分得12000元。2008年4月16日,按每股13元全部出售,另支付交易费用2400元。
2007年9月10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102 000
贷:银行存款 1 102 000 2007年12月31日,确认价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2008年3月20日,宣告分配股利
借:应收股利 12 000 贷:投资收益 12 000 2008年4月16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 297 6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102 000
资本公积 200 000 投资收益 195 600
裕华公司2007年1月1日以534 000元的价款购入华夏公司同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500 000元,年利率6%,每年末付息一次,另支付手续费2000元。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债券时实际利率为3.44%。年末该债券市场价格为550 000元。
2007年1月1日购入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6 000 贷:银行存款 536 000 07年末收到当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 000(500000×6%)
15
贷:投资收益 18 438(536 000×3.4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1 562 2007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年末摊余成本=536 000-11 562=524 438元 公允价值变动=550 000-524 438=25 562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 56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 562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意图或能力改变
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
持有期限超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以重分类日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为入账成本或摊余成本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注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资本公积相应金额,确认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三类金融资产计量比较 项目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计提减值准备可转回公允价值计量与交易费用之和构成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余成本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计提减值准备可转回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