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北京市石景山区年初三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ban
扎上竹签,外面裹好了——“不然冷得快”;炸豆腐一定要沥一沥油起锅,——“太油了不好,还烫嘴”。
出太阳那几天,阿婆回来了。多戴了顶帽子,多围了条围巾,严严实实,更像雕塑了。她一边看着油炸臭豆腐在锅里转,刺啦啦地变酥脆,一边摇头:
“个死老头子很烦的,还说我要多养养,就是不让我出来做生意啊!” “烦是烦得,要我戴这个围巾,怎么做生意啊!”
“??来,这个是你的??还跟我说啊,要早点出来,早点收摊回去,不然天快黑了冷,我倒要你教的,都没有做过生意!”
“??来,这个是你的??你们说是不是啊,真真是个笨死老头子啊!”
(节选自张佳玮《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有删改)
13.作者是如何描述阿婆美食大受欢迎的?(4分)
答:
14.本文是随笔集《孤独的人都要吃饱》中的一篇,有网友这样评论这本书:“每一座城
市都有自己无法取代的味道,都有最执着的厨师。” 阿婆和老爷爷就是这样的“厨师”。结合文中情节,说说他们的“执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5.文中的阿婆卖的是臭豆腐,嫁的是“死老头子”,她生活得幸福吗?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6-18题。(共8分)
①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比如园里有一棵古松,假如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同时来看这棵古松,三人所感知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木商感知的只是一棵值多少钱的木料,植物学家感知的只是一棵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画家感知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可见,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②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
初三语文试卷第9页(共12页)
身边的一切人和物。这些人和物有些于我有益,有些于我有害,有些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这就是实用的态度。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目的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探求真理。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画家则不然,他看古松会把全副精神放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古松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了。从实用的观点看,美是最没有用处的,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如果一个人或民族没有这种精神上的饥渴,便可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状态。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④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秦始皇 ① ,曹孟德 ② ,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其中的精神气魄。我们这个时代是否也有类似长城和《短歌行》的纪念坊留给后人,让他们觉得我们也还是很亲切的么?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出这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未来!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6.第③段首先论述实用的态度以维持生活为目的;然后论述 ① ;接着,论述 ② ;最
后得出 ③ 的结论。(3分)
17.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入的短语依次是(2分)
A.①挥师江东 统一车书 ②并吞六国 舳舻千里 B.①挥师江东 舳舻千里 ②并吞六国 统一车书 C.①并吞六国 统一车书 ②挥师江东 舳舻千里 D.①并吞六国 舳舻千里 ②挥师江东 统一车书
18.作者以秦始皇修长城、曹孟德作《短歌行》为例,告诉我们“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
的”。结合你的积累,再举出这样一个例子,并作简要阐述。(3分) 答:
初三语文试卷第10页(共12页)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
题目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微信上发的一段文字,请结合你的阅读感受,用规范的语
言将其改写成意思明确、内容具体的读后感。
我开始沉浸于《海底两万里》时,突然觉得神马都是浮云,我深深地被书中那个有钱任性的尼摩船长吸引了,他时而带我去看美得不要不要的海底森林,时而带我体验神奇的海底狩猎。咦?巨大的章鱼是个什么鬼!真是吓死宝宝了??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实在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题目二:假如你像《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一样,经过落英缤纷的桃林和狭窄黑暗
的山洞,眼前豁然开朗的那一刻,你希望看到怎样的情景?请写一段话,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
要求:⑴内容真实具体,语言准确得体。
⑵字数在150-200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
题目一:有没有那样的时刻,你无数次说要放弃,但是终究还是舍不得,就在这无数
次的要放弃中渐渐成熟,直到能坦然的接受。每个人都要经历这种蜕变才能长大,所以,我们总是欠挫折一个“谢谢”。请以《向挫折说声谢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初三语文试卷第11页(共12页)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连环画,想象郑国人把珍珠还给商人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买
椟还珠续篇》为题目或自拟题目,续写后面的故事。
一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珍珠。 二 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珍珠的匣子, 并用香料熏制,用美玉、翡翠装饰。 三 有个郑国人把木匣拿在手中,反复赏玩。 还给了商人。 四 郑国人把漂亮的匣子买下,却把里面的珍珠 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字数在600-800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初三语文试卷第12页(共12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