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参数及其运行控制和异常处理培训教材1
泵排出浆液。
测量浆液含固量的方法由核辐射密度计、超声波密度计、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差压式密度计等。差压式及超声波密度计的测量精度较差,质量流量计容易堵塞,工程中采用较多的就是核辐射密度计。 3 液气比
首先,液气比越高,SO2的除去率就会越高。其次,液气比越高,那么单位量的循环浆液所吸收的SO2就越低。SO2的低吸收率又会使超饱和程度降低,进而减少沉淀的发生。
但是,高液气比也意味着运行电耗的增加。因此,较理想的做法是用能达到所需的SO2除去率的最低L/G对系统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中,L/G只能通过使循环泵开或关这些不连续的步骤来改变。当短时期内锅炉负载大幅度波动时,为避免水泵的频繁启闭,即使SO2的除去率比需要的高,也应使水泵处于运行状态(水泵数量为最高负荷时所需数量)。 4 吸收塔液位控制
吸收塔的液位是通过加入工艺水来调节的。吸收塔内的除雾器用于除去烟气中携带的浆液,同时由于与烟气中浆液接触面积很大, 容易产生结垢。过量的结垢会造成除雾器荷载过大而跨塌。因此需要用工艺水定期冲洗除雾器,水量越大,冲洗时间越长越好。向吸收塔加入工艺水应尽可能通过除雾器冲洗水加入,除非液位持续降低止低低点, 不应通过工艺水补水管直接向浆池补水。 五 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1. 除雾器冲洗
当FGD装置中负荷较低时,由于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流量较低, 蒸发水量大大低于设计值, 吸收塔液位降低速率过低。此时可能根据吸收塔液位自动控制的除雾器冲洗水无法自动开启,需要运行人员手动开启冲洗程序。尤其是设由GGH的FGD装置, 至少要确保每班有1-2次的除雾器冲洗频率。另外关断冲洗水的阀
门可能出现故障, 开断显示错误, 这时应通过流量指示进行判断, 以避免由于阀门没有正常打开而没有对除雾器进行冲洗。 2. 浆液中氯离子浓度的控制
燃煤中的氯化物以烟气中HCl的形式进入吸收塔。大部分HCl被循环喷雾吸收并产生可溶的CaCl2。浆液中的CaCl2 含量会达到一种平衡水平,它由烟气中HCl的含量及系统中溶液的量决定。烟气中HCl的含量越高,可溶性盐溶液量越低,则氯化物含量就会越高。运行中浆液中氯化物含量一般不应超过20,000 ppm。
高氯含量会对工艺化学产生两个主要影响:降低石灰石的分解速度及二氧化硫的吸收率。首先,由溶液中由氯化物分离的钙离子导致了所谓的离子效应。由于石灰石的分解也会产生钙离子,因此溶液中钙离子的存在抑制了石灰石的分解。其次,溶液中由盐溶解产生的较高的离子浓度会降低二氧化硫在循环喷雾液滴中的扩散率,低扩散率则增大了传质阻力从而降低二氧化硫的吸收率。另外,溶液中高钙离子浓度会降低溶液均衡状态时的pH值,即降低溶液的碱性,进而导致二氧化硫吸收率的降低。
虽然从理论上讲高氯含量会产生上述影响,但实际上这种影响也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将石灰石碾磨精细可提供更多的接触面从而提高石灰石的溶解率。对于碾磨精细的石灰石,高氯含量产生的影响是可以减弱的,同样在塔内强制氧化的工艺中其影响也不会那么明显。
另外高氯离子浓度会加大接触浆液材料的腐蚀,比如浆液循环泵的叶轮。叶轮的材料可以承受的浆液PH值为4.5,氯离子浓度小于40000ppm。在运行中需要严格控制氯离子浓度不能超过这个极限, 否则泵叶轮会严重损坏。
进入吸收塔浆液的氯来自烟气以及工艺水中夹带的氯离子。内陆电厂工艺水中含氯不高, 可以忽略。但是海边电厂工艺水中盐分含量较高,可能高达1000ppm,其含氯量和烟气带入的氯离子量相当, 应引起高度重视。
浆液中的氯离子通过排放废水排掉,当废水处理系统出现问题时, 应监控浆液中氯离子浓度, 达到危险值时应该应急手动排放,比如排至事故浆液箱。 3 工艺水平衡
前面已经说到了除雾器冲洗水的关键作用。但是整个FGD装置存在一个水平衡,并不是可以随意增加冲洗水量的。这样在运行中要严格控制工艺水从其他渠道进入FGD系统,比如管道冲洗、石灰石制浆系统水补给、机械密封冲洗水等。石灰石制浆系统补给水应尽量来自滤液水,必要的时候可以手动干预制浆系统及脱水系统的起停。管道冲洗频率尽可能降低, 这点在设计中就要充分注意。总之,在运行中应尽可能做到FGD系统的补水都通过除雾器的冲洗水补给。 4. 防止堵塞
湿法系统中的浆液是个悬浮液体,含有石膏、石灰石颗粒等物质,非常容易沉淀结垢而堵塞管道。在浆液管道停运时必须给予充分的冲洗,将管道中的浆液排空。浆液管道运行过程中也需要确保1.2-3m/s的流速以避免浆液沉淀,过高的流速会造成磨损加剧。对于有调节阀的浆液管道运行中需要监控浆液的最低流速。
5. 石灰石活性
石灰石的活性时对石灰石与酸反应速率,以就是石灰石吸收酸性液体能力的一个评价指标。具体的试验方法请参加附件。石灰石的活性不够,将降低其与浆液反应的速率,降低脱硫率,更差的情况下会使PH值无法控制从而引起连锁反应。
石灰石有不同的地质起源,其纯度和化学特性也相差较大。石灰石的活性不等同与石灰石的纯度,高纯度的石灰石活性不一定高。石灰石活性主要和石灰石的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有关。石灰石细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 活性就越好。但是工程中石灰石细度通常不会小于325目(95%通过),这时来料石灰石的晶体结构就成为关键。运行中需要对每批次的石灰石进行取样以测定活性是否满足要求,尤其是采用来自新矿区来的石灰石。 6. 日常检验化验 请见附件
六 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1. 煤质硫份增加
煤质硫份增加造成的进入FGD装置的烟气中SO2总量加大,会降低脱硫率,同时带来3个影响,石灰石耗量增加、石膏生产量增加以及氧化问题。通常石灰石制备系统及石膏脱水系统都有150%的容量系数,只要硫份增加不超过50%, 这两个系统的出力是可以满足的。这时, 只要氧化不产生问题可以安全运行。氧化问题可以通过加入石灰石而无法提高PH值来发现。否则这时应开始旁路挡板,减少进入FGD系统的SO2总量。 2. 石灰石改变
每批石灰石来厂均需取样检验活性和纯度,在采用新矿区时应先检验活性和纯度后再采购。石灰石的纯度对石膏成品的纯度有一定的影响,石灰石的活性决定该石灰石是否可以使用。 3. 工艺水质变化
工艺水质尽量采用设计中确定的水质, 如果有变化需重点注意氯离子含量以及盐分。工艺水中盐分过高会影响除雾器冲洗效果造成结垢。氯离子增加会增加浆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增加材料的腐蚀。 4. PH值无法调整
首先应判断石灰石活性是否有问题,检查石灰石供浆管阀门是否正常。如果均没问题,可以判断是石灰石失盲引起的,及入口烟气灰份过高或氧化不充分。检查氧化风机,核实入口烟气灰份及SO2浓度。当石灰石失盲发生时, 需要将吸收塔浆液排出,重新启动机组,耗时很长,因而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另外再运行中要确保PH值在4.5以上, 否则应立即停止烟气进入吸收塔。 5. 吸收塔溢流
吸收塔在正常运行中一般不会发生溢流,通常溢流是烟气中带有油份引起。烟气中的油被洗涤进入浆液,在浆池中氧化空气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泡沫。吸收塔的液位采用差压测量,在产生泡沫的情况下,测量的液位会比实际液位小,从而产生溢流。这时可以向吸收塔内加入抑泡剂消除泡沫和溢流。在运行中应避免油进入吸收塔,当锅炉投油时,尽量使烟气旁路运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