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13:14:26

{A}利用浮杆或深水浮标测速时,每个浮标的运行历时一般应不少于{.XZ},如深水浮标的个别测点流速已大于流速仪测速下限,浮标的运行历时可适当少于20 s。

(A)10 s (B)15 s (C)20 s (D)30 s {B}C

{A}利用浮杆或深水浮标测速时,每个浮标的运行历时一般应不少于20 s,如深水浮标的{.XZ}测点流速已大于流速仪测速下限,浮标的运行历时可适当少于20 s。

(A)全部 (B)多数 (C)一半 (D)个别 {B}D

B-C-A-014 C 3 5 浮杆与深水浮标测速

{A}浮杆或深水浮标适用于水深很小、流速很小、水流比较平稳的断面测速。 {B}×

{A}利用浮杆测速时,需要在测流断面上下游设立两个辅助断面,间距可取2~3m,并使辅助断面与测流断面平行。

{B}√

B-C-A-015 B 3 5 流量测验一般内容

{A }下列各项工作中,{.XZ}不属于流量测验的常规测前准备工作内容。 (A)测验方法的确定 (B)测验人员的组织 (C)测验仪器的检查 (D)测验仪器的检定 {B}D

{A }下列各项工作中,{.XZ}不属于常规流量测验的工作内容。 (A)测验仪器的养护 (B)观测基本断面水位 (C)异常数据的复测 (D)检查流量测验成果 {B}A

{A}浮标法流量测验中的水道断面测算一般在{.XZ}实施。

(A)浮标上断面 (B)浮标中断面 (C)浮标下断面 (D)基本断面 {B}B

{A}一次流量测验结束后,流量测验成果{.XZ}现场检查。 (A)可 (B)宜 (C)应 (D)不必 {B}C

B-C-A-015 C 3 5 流量测验一般内容

{A}浮标法流量测验中的水位观测一般只观测比降水尺水位。 {B}×

{A}流速仪法流量测验一般包括准备工作、水位观测、水道断面测量、流速测量、现场检查、计算整理等工作内容。

{B}√

B-C-A-016 B 3 5 相应水位的观测

{A }当测流过程中水位{.XZ}时,可只在测流开始和终了各观测或摘录1次相应水位。 (A)变化平稳 (B)变化剧烈 (C)上涨很多 (D)下降较大 {B}A

{A }当测流过程可能跨过水位过程线的峰顶或谷底时,应{.XZ}观测或摘录相应水位的次数。 (A)减少 (B)增加 (C)取消 (D)改变 {B}B

96

{A}平均水深大于1 m的测站,当估计测流过程中水位变化引起的水道断面面积的变化超过测流开始断面面积的5 {.XZ},应按能控制水位的要求增加观测或摘录相应水位的次数。

23

(A)m (B)m (C)m (D)% {B}D

{A}平均水深{.XZ}1 m的测站,当估计测流过程中水位变化引起的水道断面面积的变化超过测流开始断面面积的10%,应按能控制水位的要求增加观测或摘录相应水位的次数。

(A)等于 (B)不等于 (C)小于 (D)大于 {B}C

B-C-A-016 C 3 5 相应水位的观测

{A}测站每次测流时,应观测水位基本水尺或摘录自记水位。当测流断面内另设辅助水尺时,应同时观测或摘录水位。

{B}√

{A}当测流过程中水位变化平稳时,可只在测流开始或终了观测或摘录1次相应水位。 {B}×

B-C-A-017 B 3 5 流向偏角的观测

{A }测验断面上各点水流运动的方向与{.XZ}于断面线的方向线的夹角称为流向偏角。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D)斜交 {B}B

{A }测流时,当流向偏角超过{.XZ}时,应测量流向偏角,并进行流向偏角改正。 (A)5° (B)8° (C)10° (D)12° {B}C

{A}采用系线浮标测量流向偏角时,宜将浮标系在20~30 {.XZ}长的柔软细线上,自垂线处放出,待细线拉紧后,采用六分仪或量角器测算出其流向偏角。

(A)mm (B)cm (C)dm (D)m {B}D

{A}流向偏角测量,河口潮流站应采用流向仪,其余测站亦可采用流向器或系线浮标等。当使用直读瞬时流向仪且读数{.XZ}时,应连续读3~5次,取其平均值。

(A)不稳定 (B)稳定 (C)错误 (D)不清楚 {B}A

B-C-A-017 C 3 5 流向偏角的观测

{A}流向偏角测量,河口潮流站应采用流向仪,其余测站亦可采用流向器或系线浮标等。 {B}√

{A}因为流速测量目标量是垂直断面方向的流速,所以流向偏角不会对流速测量成果带来误差。 {B}×

B-C-A-018 B 3 5 流量测验中风向及其他附属项目的观测

{A }流量测验中,风向的具体记法是,面向{.XZ},从上游吹来的风称为顺风;从下游吹来的风称为逆风;从左(右)岸吹来的风称为左(右)岸吹来。

(A)上游 (B)下游 (C)左岸 (D)右岸 {B}B

{A }流量测验中,符号“{.XZ}”代表顺风。 (A)→ (B)↑ (C)→ (D)← {B}A

97

{A}河段附近水库、堤防、闸坝、桥梁等建筑物的新建、改扩建、损毁等可能{.XZ}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有关情况,均应详细记载,必要时应及时上报调查记载情况。

(A)暂时 (B)短期 (C)长期 (D)偶尔 {B}C

{A}流量测验中,{.XZ}不属于需要观测的附属项目。

(A)风向、风力(速) (B)回水、漫滩、河岸决口、冰坝壅水

(C)水流流向、水面起伏度 (D)测流断面附近正在规划的涉水工程 {B}D

B-C-A-018 C 3 5 流量测验中风向及其他附属项目的观测

{A}流量测验中记录风向和水位观测中记录风向的方法一致。 {B}×

{A}流量测验时,需要观测记录水面起伏度和水流流向。 {B}√

B-C-B (相关知识—流量测验—数据资料记载整理)

B-C-B-001 B 3 5 流量测验记载一般要求

{A }流量测验记载计算表中的所有原始数据{.XZ}。

(A)不能更改 (B)可随意更改 (C)只能现场更改 (D)只能由领导更改 {B}C

{A }采用人工记录的流量原始资料,应使用{.XZ}记载。

(A)普通铅笔 (B)硬质铅笔 (C)软质铅笔 (D)碳素或油性笔 {B}B

{A}夏季测流时,流量测验记载计算表中的测验时间应按北京时间,以{.XZ}计时方式填记。 (A)午别 (B)夏令时 (C)12时 (D)24时 {B}D

{A}流量测验时,所有原始数据必须现场记录,发现异常数据应{.XZ},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A)及时复测 (B)尊重原始数据 (C)分析更正 (D)舍弃 {B}A

B-C-B-001 C 3 5 流量测验记载一般要求

{A}流量测验时,辅助观测项目可在流量测验完成后的一天内补充填写。 {B}×

{A}采用计算机辅助记载计算流量时,打印的流量测验成果应便于长期存放。 {B}√

B-C-B-002 B 3 5 转子式流速仪流速的计算公式

{A }使用LS25–1型旋桨式流速仪测速时,若记录的音频信号数为20个,则转子部分实际的转数为{.XZ}转。

(A)20 (B)40 (C)200 (D)400 {B}D

{A }转子式流速仪公式的一般结构是v=c+kn ,式中的c、k都是{.XZ}。

(A)已知数 (B)未知数 (C)需要现场率定的量 (D)每次使用前需要选用的常量 {B}A

98

{A}转子式流速仪的公式可以写为v=c+kn/t ,式中的t是{.XZ}。 (A)已知的常数 (B)信号数 (C)时间 (D)转数 {B}C

{A} LS25–1型旋桨式流速仪一般包括两只可以互换使用的旋桨,两个旋桨对应{.XZ}的应用条件和{.XZ}的计算公式。

(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 {B}B

B-C-B-002 C 3 5 转子式流速仪流速的计算公式

{A}每隔一定的期限,都需要对转子式流速仪进行检定,但其对应的计算公式固定不变。 {B}×

{A}流速仪两个旋桨都一般各对应一个使用公式。 {B}√

B-C-B-003 B 3 5 测速历时及流速记载的要求

{A }使用转子式流速仪测速时,正常情况下,每个测点的测速历时一般不得低于{.XZ}。 (A)30 s (B)50 s (C)60 s (D)100 s {B}D

{A }因抢测洪水等特殊原因,需要缩短测点的测速历时时,测速历时最短不得低于{.XZ}。 (A)20 s (B)30 s (C)50 s (D)60 s {B}B

{A}流速大于1 m/s时,计算的流速取{.XZ}位有效数字。 (A)一 (B)二 (C)三 (D)四 {B}C

{A}流速小于1 m/s时,计算的流速取两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XZ}位。 (A)三 (B)二 (C)一 (D)半 {B}A

B-C-B-003 C 3 5 测速历时及流速记载的要求

{A}当测点的测速历时超过100 s时,测速历时应记至0.1 s。 {B}×

{A}计算的流速大于1 m/s时,取三位有效数字;小于1 m/s时,取两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

{B}√

B-C-B-004 B 3 5 起点距记载的要求

{A }在流量测验中,垂线起点距的标准计量单位是{.XZ}。 (A)km (B)m (C)dm (D)cm {B}B

{A }自断面零点桩起,若第一条垂线的起点距为100 m,第二条垂线与第一条垂线之间的间距为35 m,则第二条垂线的起点距为{.XZ}。

(A)135 m (B)35 m (C)165 m (D)65 m {B}A

{A}若第一条垂线距断面零点桩的距离为100 m,第二条垂线距断面零点桩的距离为130 m,则第二条垂线的起点距为{.XZ}。

(A)100 m (B)30 m (C)230 m (D)130 m

9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利用浮杆或深水浮标测速时,每个浮标的运行历时一般应不少于{.XZ},如深水浮标的个别测点流速已大于流速仪测速下限,浮标的运行历时可适当少于20 s。 (A)10 s (B)15 s (C)20 s (D)30 s {B}C {A}利用浮杆或深水浮标测速时,每个浮标的运行历时一般应不少于20 s,如深水浮标的{.XZ}测点流速已大于流速仪测速下限,浮标的运行历时可适当少于20 s。 (A)全部 (B)多数 (C)一半 (D)个别 {B}D B-C-A-014 C 3 5 浮杆与深水浮标测速 {A}浮杆或深水浮标适用于水深很小、流速很小、水流比较平稳的断面测速。 {B}× {A}利用浮杆测速时,需要在测流断面上下游设立两个辅助断面,间距可取2~3m,并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