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样扩句
怎样扩句(扩句的三种方法)
同学们写文章很喜欢使用形容词,可不是用词不确切,就是乱加修饰词造成句子罗唆。比如把“阳光照射着草原”扩成“(温柔的)阳光照射着(一碧千里广阔的)草原”。 在这一句中存在两种毛病:
一是用词不确切。‘温柔’多用来形容女性温和柔顺,修饰阳光不如换成‘温暖’确切。 二是为了拉长句子乱加修饰词造成重复累赘。‘一碧千里’与‘广阔’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扩写句子有三种具体的方法: (1)想象扩句法。
想象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中叙述的人或事物,想象他们(它们)的形象,有比喻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你要爱护它”可扩成“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 (2)描述扩句法
描述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要说的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叙述。 例如:“水珠飞腾着”可扩成“(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 (3)说明扩句法
说明扩句法,就是对句子中所说的人或事物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性的叙述,使句子的意思更详细、明确。
例如:“李明珍是药物学家”可扩成“李时珍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另外,要把句子扩充好还应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比如:‘我们热爱徐州’如果扩成‘我们(十分)热爱徐州(的云).
扩句和缩句解析与练习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在课堂练习时,老师常常使用“扩展”和“替换”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句式。要做到这点,可以先教学生掌握缩句和括句的方法。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长途汽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汽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汽车。”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我们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我们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所以缩句的结果是“草地上开满野花。”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另外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中的标点符号。
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