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7万吨精馏塔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塔底液相表面张力 ?mD?0.023?518.?12 80.?976?518.mN97m1由精馏段计算的进料板液相表面张力 ?mF?19.27mN47m /提馏相平均表面张力 ?Lm?18.95?0219.2747?19.11mN24m /
5.2初选塔板间距
塔板间距HT的选定很重要,它与塔高、塔径、物系性质、分离效率、塔德操作弹性以及塔德安装、检修等都有关,可参照下表所示经验关系选取。
表6.1 板间距与塔径关系
塔径DT,m 板间距HT,0.3-0.5 0.5-0.8 0.8-1.6 1.6-2.4 2.4-4.0 200-300 250-350 300-450 450-600 400-600 mm 选定板间距时,应考虑各种不同的实际请况。例如,塔板层数很多时,可选用较小的板间距,适当加大塔径以降低塔的高度;塔内各段负荷差别较大时,也可采用不同的板间距以保持塔径一致;对易起泡沫的物系,板间距应取大些,以保证塔的分离效果;对于生产负荷波动较大的场合,也需加大板间距以保持一定的操作弹性。
此外,考虑安装检修的需要,在塔体人孔处的板间距不应小于600-700mm,以便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对只需开手孔的小型塔,开手孔处的板间距可取为450mm以下。
塔板间距初步选定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计算空塔气速,估算塔径等工作。对于所选板间距尺寸是否合理,还需在对塔板布置进行设计后,进行流体力学验算。如不能满足流体力学要求,则还需适当地调整板间距或塔径,至满足为止。
本次设计板间距HT?400mm
5.3塔径的计算:(以精馏段数据为准)
5.3.1初步计算塔径 根据流量公式有:D?4VS ?u式中:Vs—塔内的气相流量,m3/s u—空塔气速,m/s
11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般适宜的空塔气速u为极限空塔气速umax的0.6~0.8倍,即u?(0.6~0.8)umax 而umax?C?L??V ?V式中:umax—极限空塔气速,m/s
?L、?V—分别为液相和气相的密度,kg/m3 C—负荷系数,m/s
负荷系数C可由Smith关联图差得《化工原理课(下册)》,即图6.1
横坐标
Lh??L???是量纲为1的比值,称为液气动能参数,它反映液、气两相的流量Vh??V?12与密度的影响,而HT?hL反映液滴沉降空间的高度对负荷参数的影响。
板上液层高度hL应由设计者首先选定。对于常压塔一般取为0.05~0.1m(通常取0.05~0.08m);对于减压塔应取低些,可低至0.025~0.03m。由于本次设计是在常压下操作,故取 hL?0.05。
Smith关联图是按液体表面张力??20mN/m的物系绘制的,若所处理的物系表面张力为其他值,则须按下式校正查出的负荷系数,即
12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C?C20(?20)0.2
式中:?操作物系的液体表面张力,mN/m; C操作物系的负荷系数,m/s。
Lh??L?0.0069?804.12???????0.0454,HT?hL?0.40?0.05?0.35m
Vh??V?2.61?2.7240?查图得 C20?0.075
C?C20(1212?20)0.2?20.1487??0.075????20?0.2?0.0751
极限空塔气速 umax?C?L??V804.1?22.7420?0.075?1?1.m28s 8?V2.7420 s160.m90/空塔气速 u?0.7u71.2?88max?0.?初算塔径 D?5.3.2塔径圆整
/4VS4?2.61??1.919m9?u??0.9016
初步算出塔径D后,应按化工机械标准圆整并核算实际气速。一般塔径在1m以内时,按100mm增值圆整。塔径超过1m时,按200mm增值圆整。常用的标准塔径为400、500、600、700、800、1000、1200、1400、1600、2000、2200mm等。 塔径圆整后,D?2000mm,
计算圆整塔径D下的空塔气速,即u?并校核安全系数
uumax?4VS4?2.61??0.8308m/s ?D2?220.8308?0.645 ,在0.6~0.8的范围以内。 1.288应予指出,前面所述算出的塔径仍为初估塔径。此后尚需进行流体力学验算合格后才能确定为实际塔径,否则应进行调整。
另外,若精馏段与提馏段负荷变化较大,则需分段计算塔径。
5.4溢流装置与流体流型
板式塔的溢流装置包括溢流堰、降液管及受液管。溢流装置的布置应考虑液流在塔板上的途径。一般根据塔径与液体流量,本设计采用单流型,液体流径长、板面利用好,塔板结构简单,直径2.2mm以下的塔普遍采用此型。
13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般可根据初估塔径和液体流量,选塔板的液流型式。降液管有圆形与弓形两类。本设计采用内弓形降液管,其在直径较小的塔板中均适用。 5.4.1溢流堰(出口堰)
为维持塔板上一定高度的均匀流动的液层,一般采用平直溢流堰(出口堰)。 1. 堰长lW
依据溢流型式及液体负荷决定堰长。单溢流型塔板堰长lW一般为?0.6~0.8?D;双溢流型塔板,两侧堰长取为?0.5~0.7?D,其中D为塔径。
堰长也可以由溢流强度计算。溢流强度即通过单位堰长的液体流量,一般筛板及浮阀塔的堰长溢流强度应为:
Lh/lW?100~130m3/?m?h? 式中: lW—溢流堰长,m Lh—液体流量,m3/h
对于少数液气比较大的过程堰上溢流强度可允许超过此范围,有时为增加堰长也可增设辅助堰,
由于此次设计选用单溢流型塔板,故选取lW?0.7D?0.7?2?1.4m 验算Lh/lW?24.89/1.4?17.78?100~130m3/?m?h?,符合要求。求。 2. 堰高hW
堰高于板上液层高度及堰上液层高度的关系如下
hl?hW?hOW
式中:hl—板上液层高度,m hOW—堰上液层高度,m
板上液层高度hl取0.05m ,hW=0.05?0.0193=0.0307 3. 堰上液层高度hOW
堰上液层高度应适宜,太小则堰上的液体均布差,太大则塔板压降增大,雾沫夹带增加。对平直堰,设计时hOW一般应大于0.006m,若低于此值或液流强度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