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三基护理基础理论1
(4)责任制护理: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首先实施,80年代初引入我国,是病人从住院至出院,均由同一位护理人员照护。护理人员所照顾的病人数目视病人病情及护理能力而定。
(5)系统化整体护理: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袁剑云博士提出,是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68.护理诊断的陈述包括3个结构要素:P——健康问题(problem)、S——症状或体征(symptomsorsigns)、E——原因(etiology)。陈述方式有以下3种:
(1)三部分陈述:即PSE公式,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例: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P)肥胖(S),与摄入量过多有关(E)。
(2)二部分陈述:即PE公式,多用于有危险的护理诊断。例: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P)与长期卧床有关(E)。
(3)一部分陈述:只有P,适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例:母乳喂养有效(P)。 69.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70.病人教育是指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71.病人学习目标是护士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病人的学习需要,与病人共同制定并通过病人学习能够实现的目标。学习目标说明的是病人需要学什么和将产生的行为结果是什么。病人学习目标可分为以下3种:
(1)认知目标:病人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所能达到的目标。目标陈述为:病人能说出??,病人能列出??,病人能描述??,病人能区别??。
(2)情感目标:病人通过对价值的自我认识,而产生态度上的改变。目标陈述为:病人能接受??,病人能表示??,病人同意??。
(3)技能目标:通过护士的示范和指导,病人能掌握某种技能。目标陈述为:病人能操作??,病人能演示??,病人能使用。
72.护理活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压力原和增强人体防御系统的功能,帮助护理对象保持、恢复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实践中可采用三级预防保健护理来规划和组织护理活动。
(1)一级预防保健护理:适用于护理对象的系统对压力原没有发生反应时。护理的重点是控制或改变压力原。
(2)二级预防保健护理:适用于压力原破坏了正常防御线,人体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出现症状或体征时。护理的重点是早期发现病例、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保健护理:适用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及能量源遭到破坏后。护理的重点是帮助护
理对象恢复及重建功能,并防止压力原的进一步损害。 73.
(1)亲密的距离:此距离约为50cm之内,在此距离谈话时,声音常是柔和的。人们常选择性地允许他人处于此距离。在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做某些护理或医疗时常用此距离,如给予病人做口腔护理时。
(2)个人的距离:50~120cm,约一臂长,人们用此距离与亲朋好友谈话,声音柔和或适中。在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常用此距离向病人解释检查或治疗步骤,进行术前指导或讨论一件他们不想让他人听到的事。
(3)社会的距离:当人们交流时处于1.2~4.0m的距离时,他们采取的便是社会的距离。在工作单位或社会活动中人们谈论工作时常用此距离,说话时通常正常或稍响。
(4)公众的距离:当人们处于4.0m以上时称作公众的距离。在此距离说话时声音常放大。 74.代谢性并发症即在实施营养支持时因未能制定和掌握适宜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营养素配方不合适或输注速度不当、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和出入量监测系统不完善、代谢性并发症的诊断指标不明确或发生此症时的处理(补充或调整)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休克、高碳酸血症、高脂肪血症、脂肪超载综合征、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高氨血症或氮质血症、维生素缺乏症、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症、肝胆系统损害等。 75.疾病行为通常是指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虽然“病感”是促使个体求医的直接原因,但“病感”并不等于一定患有疾病。因此,疾病行为可分为主动疾病行为和被动疾病行为,前者稍有不适即表现出“病感”,后者对所患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或不愿表现“病感”。 76.病人健康教育中教与学有三个领域:①认知领域;②情感领域;③精神运动领域(又称技能领域)。 77.
(1)第1期(警觉期):为压力原作用于身体的直接反应。压力原作用于机体,经由神经内分泌途径,引起机体各系统的变化,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增大、激素增加、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如果压力原太强,会导致死亡。
(2)第2期(抵抗期):是机体内部防御力量动员起来的表现。机体防御力量与压力原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平衡。若机体适应成功,则恢复内环境的稳定,激素水平、心率、血压恢复正常,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反之,若机体出现持续性损害则进入第3期。
(3)第3期(衰竭期):发生在压力原强烈或长期存在时,体内适应性资源耗尽,抵抗力下降。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增大,然后衰竭,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先增加后耗竭,最后全身衰竭而危及生命。
78.压力:又称应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对压力有不同的解释。塞里(SelyeH.)以基本的生理学观点对压力作了如下定义:“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机体对压力原的反应可分为:①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量增加、免疫力降低等;②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或使用否认、
压抑等心理防卫机制等。 79.
(1)全补偿系统:当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时,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要。适用于:①身体上及心理上完全不能满足自理需要的病人,如昏迷者;②有意识但无法行动的病人,如高位截瘫者;③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但心理及精神活动不能满足需要的病人,如智能低下者。
(2)部分补偿系统:当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部分的自理需要时,护士依据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如协助手术后病人如厕。
(3)支持一教育系统:当病人能够在护士指导下满足自理需要时,护士可通过支持、教育和提供促进发展的环境来帮助病人提高自理能力。
80.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反映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优质蛋白质是指那些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与人体接近,必需氨基酸利用率高致营养价值也高的食物蛋白质。蛋白质互补作用是指将两种或数种蛋白质食物混合使用使他们之间各自不足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偿,且混合后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并提高了这些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作用。氮平衡反映体内组织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况,包括氮的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负平衡(摄入氮
81.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婴幼儿)。半(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是指某些临床条件下(早产儿、严重应激状态、某些急慢性疾病),有些氨基酸也成为必需氨基酸,需要从膳食中供给,包括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是指食物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并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 82.
(1)恐惧:是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
(2)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状态。主要表现为悲观,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无兴趣,表情呆板,自责,睡眠及食欲障碍等。
(3)愤怒:是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4)焦虑:是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做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严重时,可表现为惊恐。
83.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或规则。它和道德是同义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道德一般指道德现象,而伦理则是道德现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84.
(1)基本膳食:普通饭、软饭、半流质、流质。
(2)管饲膳食:匀浆膳(普通及增减营养素的匀浆膳)、混合奶(普通及高蛋白混合奶)。
(3)要素膳:不需消化或稍经消化及特别配制的要素膳。
(4)检查试验膳食:纤维镜及CT扫描检查膳食、胆囊造影膳食、潜血试验膳食、氮平衡试验膳食、肌酐试验膳食、同位素吸131碘试验膳食、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乳糜尿试验膳食、钙磷代谢(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试验膳食(低钙正常磷、低蛋白正常钙磷、忌磷)、钾钠代谢(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试验膳食(钾钠衡量、低钠、高钠)。
(5)营养治疗膳食:①一般治疗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限钠、低渣、高膳食纤维、高钾、高蛋白、低蛋白、低嘌呤、低苯丙氨酸、低铜膳食。②特殊治疗膳食: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烧伤、手术及创伤、血液病、溃疡病、胰腺疾病、伤寒、多器官功能障碍、脏器移植、肿瘤及职业病膳食。
(6)特配膳食:老年膳食、孕产妇膳食、儿科膳食、少数民族膳食、斋食膳食、外宾膳食、多选及特需膳食、药膳。
8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医务人员的行为规则同样适用于护士执业,对护士执业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另外,《办法》还对护士执业规定了几项专门的规则:①遵守规章制度。护士执业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及医疗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②健康促进。护士有责任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③执行医嘱。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④紧急救治。遇到紧急情况应当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医生不在场时,护士应当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⑤保护隐私。护士在职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⑥服从紧急调遣。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护士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 86.
(1)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减少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2)树立客观的职业观,设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
(3)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水平。
(4)定期自我测评,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5)采取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
87.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沟通的基本特征有:人类沟通是一个过程;人与人在沟通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人们在进行沟通时,可发生两个水平上的交流,一个是内容方面的,另一个是关系方面的。
88.能量代谢是指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能量平衡是指能量摄入量与消耗量相对平衡,使成人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使儿童保持正常生长发育。决定人体能量需要量的因素包括基础代谢、劳动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