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 图文
每次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8盖板预制与安装 (1)本涵洞预制1m实心板,斜交涵洞边板两块采用现浇,盖板均采用c30号混凝土。 (2)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盖板模板应采用钢管可靠加固,能够保证不涨模,不变形。底模采用在台座上铺光面竹胶板,使其浇制完成后保证板底的光洁度,盖板预制台座混凝土面应平整。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采用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 (3)钢筋制作前,表面的油渍、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调直,无局部弯折。 (4)钢筋可绑捆连接或焊接,焊接接头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双面焊缝不小于5d,不得在同一截面,必须交错进行。纵向钢筋遇锚栓孔可适当弯曲绕过。 (5)采用组合模板预制,模板接缝处必须清除干净、调平,拼装好的模板表面涂上一层脱模剂。 (6)模板检验合格后,按要求浇注C30号混凝土,施工时预埋吊筋。预制盖板顶面应拉毛,以便新旧混凝土结合及吊装堆放时分辨。 (7)预制的盖板的混凝土强度的70%后,方能脱模吊运。盖板块件堆放时应采用两点搁置。 (8)涵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开始进行盖板的安装。盖板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涵台尺寸。盖板支撑处用7.5号砂浆抹平,支撑范围内垫2层厚油毛毡。 (9)盖板吊装完成后,相邻板块之间采用高等级(1: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板台间空隙用C20小石子砼封端。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MPa) 高度(mm) 宽度(mm) 长度(mm) 9洞口建筑及附属工程 洞口建筑及附属工程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保证水流畅通,线型美观。其要求如下: (1)石料等级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石料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取成品质量满意的采石场的石料。 (2)石料不含有妨碍砂浆或砼的正常粘结或有损于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质或其他有害物质。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不小于设计值 ±10 +20,-10 尺量: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两端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JTG F80/1-2004)附录D检查 尺量: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3个断面
(3)片石的厚度不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 (4)镶面块石用人工修凿成厚度30cm左右,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的粗面石。并在其正面修凿出与丁石长边呈60度左右,深1~1.5 cm,每条距离2.5 cm左右,方向一致,成规则的纹路。 (5)砌筑前每一石块均用干净水洗净并使其彻底饱和,砌体采用座浆法施工,并用扁钢捣实,使其满浆。 (6)所有石料均按层、分段砌筑,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面,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大于1.2m。 (7)八字墙砌筑前要制作断面坡度板,安放在墙身的两端,顺墙身方向挂线固定其平面位置,然后用铅垂校正坡度板的垂直度。 墙身外露面需选用加工好的成型面石,按一顺一丁排列,砌缝应横平竖直,竖缝宽度不应大于2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cm。所有面石纹路必须朝一个方向砌筑 八字墙外露面勾凹缝。缝宽20mm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 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8)浆砌砌体砂浆初凝后,应在7~14天内加强养生,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砌体所用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试拌试验决定。 沉降缝内用浸泡过沥青的木板堵塞,缝外侧用沥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5cm。 9台背回填 (1)台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它透水性好、易于夯实的、塑性变性小的填料。台背部分严禁填红砂岩。 (2)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且盖板安装完毕后时方可开始填土,并尽量与路基填土同步。填土时两个涵台同时对称填筑,涵台间填土高差最大不超过1米。 (3)墙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置台阶。台阶宽不小于1m,高不小于1m。 (4)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米,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米。 (5)台背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并在台背墙用油漆做上每层(填土厚度记号)压实后的厚度记号并标明层次,以便施工。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在路床顶面以下深度0~80cm的范围内不小于96%,80cm以下到填方基底或涵洞顶
部的压实度为94%。并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第一层摊铺厚度不小于30c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如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30cm的范围内一律用砂砾石填筑。 (6)墙背回填应尽量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如有困难,选用打夯机配合人工进行。压路机靠近墙体时,应进行静压,以免碰撞、振动伤及墙体结构。 涵洞顶上填土大于0.5~1米时,方可让机械通行。 涵洞施工完毕后按下表进行全面检查: 盖板涵总体检查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交底人签名 检查项目 轴线偏位(mm) 明涵 暗涵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 20 50 +40,-10 ±20 -50,+100 ±20 ±20 ±50 检查方法和频率 用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2处 用尺量3~5处 用水准仪及尺量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2处 用尺量中心线 用尺量3~5处 用水准仪检查3~5处 涵底铺砌厚度(mm) 流水面高程(mm) 长度(mm) 孔径(mm) 净高(mm) 明涵 暗涵 接受交底人签名 作 业 人 员 签 名 本表一式两份:班组自存1份;项目经理部存档1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