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文献综述
文献1;芥蓝、品种、播种期、产量
芥蓝4个品种,结果表明,早、中、晚三个品种在广州地区7-12 月播种都能形成菜薹,以10 月以前播种的植株生长良好,菜薹产量较 高。7一8月播种,植株和菜荃都较发达,菜荃质量不是越早播越好。n 月 以后播种,生长和菜夔发育都不很 理想。
4个品种分期播种的花芽分化和菜 落发育的变化表明,适 时的花芽分 化,才能使菜夔发育 良好,否则对菜荃的发育不利。
因此,花芽分化后,特别是过早或过迟花芽分化后,菜夔的发育因菜茎形成过程的生长 程度而不 同。
芥蓝是以肉质花茎 ( 即菜墓 ) 为产品器官的+ 字花科蔬菜作物。前已报道了芥蓝的花芽分化,菜蔓发 育 和产 量形成 的 特 点〔2〕。菜心也是采收肉质花茎的蔬菜。研究表明,菜 心和 芥 蓝的花芽形态发育和菜墓发育特点是基本相同的、“〕,至 于花芽分化 与菜茎 发育的关系,菜心的花芽分化期主要影响菜蔓发育的迟早,菜蔓发育程度决定于花 芽分化后植株 的生长程度。
研究证明,芥蓝的春化温度要求是不严格的 ( 李曙轩等,195 7)。本试验看 到同样的结果, 但不同的品种其花芽分化对温度反应有所不同。
现已知道,菜心的花芽分化期主要影响菜墓发育的迟早,菜蔓发育程度决定于花芽分化后的生长程度。关于这 个 问题,芥蓝与菜心有所不 同。因此,对于芥蓝的莱墓发育,以播后35 一45 天花芽分化为适宜。
因此,花芽分化后,特别是过早或过迟花芽分化后,促进植株 良好生长和叶面积形成,就可使菜茎发育 良好 。
文献2:不结球白菜、春化时间、播种期、生理变化 本试验以抽姜性不同的三个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春化时间和播种期对不结球白菜现蕾、抽荃和开花时间及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花芽分化至抽荃过程的 顶端形态变化、叶色变化及重要生理指标的变化,主要内容如下:
1.结果表明,春化处理的时间越长,植株从春化结束到现蕾、抽荃、开花的时间越短,且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早抽荃材料09-1-328。春化20d, 90%以上植株都可抽荃开花,但是所需时间较长,春化30d较合适;中等耐抽荃材料08-1P-76春化处理35d为最佳;晚抽荃 材料08-1P-89春化40d以上可全部抽荃。晚抽荃材料现蕾时叶片数最多,可将其作为判断材料晚抽薹性状的参考指标。
2.设置六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期和材料对现蕾、抽荃和开花时间,及植株生长
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月31日到次年2月26日之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现蕾、 抽荃和开花时间逐渐缩短,现蕾时叶片数减少,开花期株高也有所降低。在三个参试 材料中,自交系08-1 P-89现蕾、抽荃、开花所需时间最长,且现蕾时叶片数最多,开 花期植株也最高。因此可将现蕾期叶片数和开花期株高作为判断材料或个体晚抽荃r} 状的一项间接指标。3.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和显微镜观察,将花芽分化过程划分为6级: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展期,花原基分化初期,花原基伸长期,花尊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 雌蕊原基和花冠原基分化期。早抽荃材料09-1-328c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变化趋 势一致,呈现缓慢升高,抽荃期降低的趋势;晚抽荃材料08-1P-89和中等耐抽荃材料 08-1 P-76色素变化趋势一致,在花芽分化时降低,完成分化后升高,抽荃期又下降。 叶绿素a/b在早抽荃材料中呈现降低趋势,在晚抽釜材料中保持较稳定水平。叶绿素
(a+b)/类胡萝卜素在花芽分化时比值降低,现蕾期又升高。4.研究了抽姜前后6个发育阶段叶片中碳氮重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
总糖、蔗糖、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时不断升高,分化完成后下降,抽荃时又有所升高;
还原糖仅在花芽分化中期升高;三个自交系相比,晚抽荃自交系08-1 P-89在花芽分化时糖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变化趋势与可溶性总糖基本一致,但游离
氨基酸含量在抽荃时明显下降,整个过程中晚抽荃自交系含量都最高;在花芽分化过 程和抽荃期,碳氮比呈升高趋势. 模板
1芸薹属蔬菜的春化及抽薹特性
春化作用是需低温春化植物成花诱导的关键,决定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的过程。它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外界环境条件和内部物质条件等共同作
用的结果,春化作用本身并不诱导开花,只是为植物开花作准备,其感受部位在莲端
生长点(刘慕和刘世綺,2005)。很多试验结果也证明了植株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莲尖
分生组织有丝分裂旺盛的细胞,开花结构最终来源于接受春化温度的有丝分裂旺盛的
细胞(Curtis and Chang,1930; Metzger, 1988; Finnegan et aU 1998)。也有研究
表明其它不在莲尖生长点的活跃的分生细胞也可以感受低温,并将信号传递到莲尖部
位(Wellensiek, 1964; Bum et al, 1993)。处于生长旺盛时期的幼叶也可以感受低
温,将信号传递到莲尖部位,但是不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对于低温处理不进行反应,
说明春化信号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传递,而不是通过春化细胞传送到莲尖的(李梅兰
和侯雷平,2005)。冬性和二年生植物的每一代及多年生植物的每一年生长都必须经
过一个低温诱导才能开花,可见生殖生长的减数分裂或其它因素回复了这种春化需 要。
抽薹现象是芸薹属作物繁衍过程中固有的生物学现象,是指由分化了的花芽发育
起来而从莲座叶丛抽出花薹的现象。当植株遇到一定的持续低温,再遇到高温长日照
即可抽薹开花。低温对植物花诱导一般可在种子萌发或在植物生长的任何时期进行,
有时甚至可在母体正在发育的幼胚中进行,而有的植物只有在绿体植株长到一定大
小,才能感受低温。依据植物开始感受低温的时期,可将植物分为种子萌动春化型, 如白菜、芥菜、萝卜、疲菜;绿体植株春化型,如洋葱、甘蓝、大蒜、大葱、序菜(胡
魏等,2004)。抽薹开花的时间取决于营养体的大小,不经过低温春化,将一直保持
营养生长状态,不能够抽薹开花。植物感受低温的时期因植物而异,甚至同种植物不
同生态型感受低温的时期和对低温的要求有差异,这与其系统发育有关。
2影响芸薹属蔬菜抽薹的因素
2.1春化温度
一般春化型植物都生长在温带地区,属于二年生,自然环境下都在寒冷季节接受
低温。而不同植物春化所需的低温有所不同,但往往能找到通过春化的最适温度范围。
有研究发现很多野生的拟南芥品种如果不经低温处理,开花会很迟,但经过低温处理
4?8周后,开花会大大提前(Michaels and Amasino,2000)。奥岩松等(1996)认为
8t:比13T:下大白菜花芽分化开始得早,分化速度快,抽薹时间早。李曙轩等(1957)
研究指出,0?8X:都能满足大白菜春化需求,在天数相同时,0?3°C和6?8°C两个处
理在春化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于锡宏等(2007)发现适当的低温有利于青花菜的花
芽分化,14°C处理下的早熟青花菜可以完成花芽分化的各个过程;18°C处理下花芽虽
能分化,但花芽分化的各个过程不能完成;22X:处理下的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Guttormsen等(1985)在处理苗期大白菜Nagaoka50时发现,当温度在18°C以上时先
期抽薹大大减少,在12°C时能够促进先期抽薹。也有试验证明植物完成春化的温度并
不是越低越好,过低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Weibe,1990)。
2.2春化时间
春化时间长短和芸薹属蔬菜的抽薹早晚呈负相关,随着春化天数的增加,花芽分
化、抽薹、开花的时间都随之提前。惠麦侠等(2004)用7°C对大白菜进行不同时间
的低温处理,发现处理时间越长,花芽分化和抽薹越早。单海燕(2010)用0?3°C处
理大白菜,发现春化时间越长,幵花越早。张德双等(2003)研究不结球白菜也得到
类似结论。
2.3光照
光照会影响芸薹属蔬菜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发育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
的增长,促进花芽分化和抽薹发育的效果也越明显。谭其猛(1960)通过光照条件对
大白菜花序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年内各时期的自然条件下,春化过的种子从播
种到花芽开始分化需要8?29d,而夏日长光强下只需要8d即可。赵岫云等(1999)通
过种芽低温结合幼苗夜加光处理晚抽薹不结球白菜,发现可明显提前其幵花时间,而 且苗龄越小加光处理效果越好。陈竹君等(2000)研究榨菜发现不间断光照是通过诱
导活化基因产生信使物质从而引起花芽分化的。汤青林等(2007)研究芥菜和甘蓝发
现,在16h长日照、4°C/7°C变温下分别处理芥菜45d,处理甘蓝65d,然后转入再培养
体系,均可在6d内快速启动芥菜和甘蓝100%抽薹。
光照强度和光质对芸薹属蔬菜的花芽分化和抽薹也有一定影响。Pressman E等
(1988)研究发现在光照强度减弱时,大白菜的花芽分化量减少,当光强相近时,白
炽光比突光更能促进大白菜抽墓和幵花。余阳俊等(2007)对大白菜种子或幼苗春化
后进行夜间补光,结果表明补光处理明显好于不补光处理,在补光光强290nmol/(m2-s)
以内,光强越强,大白菜现蕾、抽薹、开花越早。
2.4播种期
不同播种期对芸薹属蔬菜抽薹幵花影响也较大。黄凯美等(2006)通过对15个越
冬甘蓝品种的比较分析,认为在杭州地区弱冬性或偏春性早熟品种,播种期宜提早到
9月10日左右;冬性强的品种,播种期在10月20日前后为宜,才能避免越冬甘蓝先期
抽薹。汪炳良等(2003)对冬性强弱不同的4个萝卜品种周年播种,结果表明,从播
种至现蕾、抽薹、开花所需时间不仅品种间和播种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品种与
播种期之间的互作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播种后现蕾、抽薹时间越短,现蕾时叶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