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必修常考易错题
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3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
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34.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35.(2010·海口调研)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36. 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
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固醇,自由扩散 B.性激素,协助扩散 C.蛋白质,主动运输 D.蛋白质,胞吞 37.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
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38.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④酶之所以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⑥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①③⑥
39.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谷氨酸分解成γ-氨基丁酸和CO2。某科研小组从
小鼠的脑中提取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 mol·L-1、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产物CO2
5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注:酶浓度固定)
图乙: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注:反应物过量) A.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失去活性 B.图甲的自变量是催化速率
C.图乙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增大,酶与底物接触的机会变大 D.图乙中,随酶浓度增加,酶的活性不断增加
40.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41.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42.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
氧气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4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44.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
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C.a、b都下降
B.a、b都上升 D.a下降、b上升
45.图1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的CO2吸收和释放曲线;
图2是棉花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指出图1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2中(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
图1 图2
6
A.defg B.dcba C.egah D.fcbd
46.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
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47.(2010·舟山模拟)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48.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49.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做出的判断是( )
A.图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50.如图为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
正确的是( ) 凋亡凋亡激活凋亡清除诱导因子―结合―①→膜受体―→信号――②→相关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吞噬细胞――③
→凋亡细胞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癌变的细胞不能正常凋亡有可能与②过程受阻有关 C.在凋亡细胞被清除的过程中,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起重要作用
D.若图中细胞的凋亡过程发生在某一动物体内,则说明该动物个体已经衰老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