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含钛高炉渣生产高钛渣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艺实验方案
含钛高炉渣生产高钛渣
一.引言
富钛料一般指TiO2含量不小于70%的电炉冶炼钛渣或人造金红石。富钛料是采用氯化法生产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和海绵钛的重要原料。而海绵钛又是制备金属钛、钛合金和钛材的原材料。以富钛料为原料生产钛白粉或者海绵钛,具有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少、工艺流程简化、设备产能高、生产过程“三废”量少等优点,所以在生产中,以获得TiO2含量较高的富钛料,这对于钛工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高钛渣是富钛料的一种,是指TiO2含量不小于90%的钛渣。
我国是钛资源大国,钛矿的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我国钛工业是弱小的。要发展我国的钛工业,首要任务必须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原料供应),即发展富钛料的生产。攀枝花市是我国的钛资源的集散地,钛的有效利用首当其冲。由于钒钛磁铁矿为伴生矿,炼铁后的含钛高炉渣还富含钛等有效资源,所以它的利用备受关注,是实现资源节约化的有效途径。在以下的文字中就主要介绍了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高钛渣。
【】
实验主要原料为含钛高炉渣和稀盐酸(分析纯),高炉渣化学成分1列于表1,由表1可以看
【】
出,渣中TiO2的含量较低(攀钢高炉渣),为了有效的提高钛的利用率,先对高炉渣进行氧化改性3。后通过常压稀盐酸法得到富钛料。
表1 攀钢高炉渣的成分
成 分 TiO2 CaO Al2O3 MgO SiO2 TFe 含量(%) 22.27 26.78 12.72 8.07 21.35 5.87
二.实验内容
2.1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含钛高炉渣生产高钛渣的工艺流程
2. 掌握产品成分分析的方法
2.2实验流程
含钛高炉渣 球 磨 氧 化 酸 解 水 解 过 滤 稀盐酸 废液
洗 涤 高钛渣 烘 干 废液
首先用球磨机将原料粉碎成80—160目,在通空气的情况下将原料缓慢加热到指定温度后,待冷却后粉碎到原有的粒度。将盐酸(分析纯)和蒸馏水配制成一定比例的稀溶液后,加入其中后开始酸解。待溶液酸解完成后,预热后倒入加热的烧瓶里进行水解。待水解完成后。小心将其倒入漏斗中进行真空过滤,并将其滤渣用烯酸和热水进行洗涤(多次),完成后将滤饼烘干制得高钛渣。
2.3实验原理
由于攀枝花的高炉渣含钛量较低,对其进行氧化改性后有助于制备纯度较高的富钛料。由于高温氧化的作用,原来渣中的低价钛变为高价钛并向钙钛矿相富集。使得原来的渣中的钙钛矿、富钛
透辉石和攀钛透辉石三相,变为钙钛矿和含钛透辉石两相。氧化渣中的钙钛体积分数和晶粒大小明
【】
显增长。改性后的高炉渣2的成分:MgTiO5、FeTiO3、MgO、FeO、Al2O3、CaO、Fe。主要的反应是:
C+O2=CO2 TiN+O2=TiO2+1/2N2 TiC+3O2=TiO2+CO 2Fe+3/2O2=Fe2O3 Ti2O3+1/2O2=2TiO2 TiO+1/2O2=TiO2
改性钛渣与盐酸发生反应,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相关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见表1。由表 1 可以看出,在较低的温度下,MgTi205、FeTi03、Mg0、FeO、A1203、CaO和Fe与盐酸反应的△G值逐渐减小,因此钛渣中这些组分与盐酸反应趋势越来越大。在常压浸出时,MgTi205与盐酸基本不发生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FeTi03和MgTi205与盐酸反应的△G值减小,使反应趋势增大,而Fe、CaO、A1203、 Fe0、Mg0等杂质与盐酸反应的△G0值增大,使杂质的反应趋势减小。从热力学角度看,用盐酸在低温下浸出钛渣,杂质优先与盐酸反应而可以过滤除去,从而提高浸出渣中TiO2的品位。从动力学角度看,MgO、Fe O、 A1 203、CaO和Fe作为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其与盐酸的反应速度大于FeTi03和MgTi205与盐酸反应同盐酸的反应速度。硅则以CaSi03的形式存在于钛渣中。在酸或水解作用下,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2H++Si032+=H2SiO3↓
生成不溶于水的H2SiO3沉淀,它不能被过滤除去,影响钛的品位。
表1 盐酸浸出钛渣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化 学 方 程 式
FeTiO3+2HCl=FeCl3+TiOCl2+2H2O FeO+2HCl=FeCl2+ H2O Fe+2HCl= FeCl2+ H2O MgO+2HCl=MgCl2+H2O CaO+2HCl=CaCl2+H2O
1/2Al2O3+3HCl=AlCl3+3/2H2O
MgTi2O5+2HCl=MgCl2+H2O+2TiO2
△G⊕(KJ/mol)
298K 400K -52.46 -87.9 -89.97 -77.24 -372 -363.08 -60.91 -48.61 -182.91 -170.78 -103.89 -115.02 -0.94 -26.8
2.4实验装置和试剂
实验试剂:含钛高炉渣、盐酸(分析纯)、蒸馏水等
实验装置:烧杯、电子天平、球磨机、80—160目的筛子、刚玉坩埚、MoSi2炉、消解罐、量筒(100ml)、微波炉、滤纸、漏斗、马弗炉、温度计、三口烧瓶等
2.5实验步骤
1.取40g(可以提供多组实验用料)原料在球磨机上将原料粉碎成80-160目(在表3中查询)大小的颗粒。用80-160目的筛网进行筛选,不合格的可以再次的加工利用。将筛选好的原料称取5g待用。
2.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刚玉坩埚中,在MoSi2炉恒温带上以10°C/min 速度升温至1000°C,保
【】
持30min,后以0.5/min降温4后取出。(由于攀枝花高炉渣含钛量较低,进行氧化改性后可以提高浸取率)
3.将原料取出后进行粉碎,达到要求的粒度。如果没有结块,可以不用粉碎。
4.将准备好的原料放入消解罐中待用。用盐酸(分析纯)和蒸馏水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稀盐酸溶液,完成后取渣液比为1:2.5的比例将其倒入消解罐中。(渣液比为g:ml)
5.将准备好的消解罐放入烘箱中(可以考虑使用微波消解仪,微波消解仪使用方法参见页末),调解温度为130°C后,待其加热5h后停止。
6.待消解罐冷却后将其取出,用较密的纱布进行过滤。并用热水进行洗涤(多次)残留物,将溶液倒入烧杯中待下一步使用。(这一步骤有可能导致早期水解产品被滤去)
7.将钛液在低温下蒸发浓缩,浓缩至50g/L左右就行。
8.在三口烧瓶中加人25ml蒸馏水,在搅拌的作用下加热底水至96℃,将预热到96℃ 的钛液100ml 在l8—20min内均匀滴加到三口烧瓶中。
9.从滴加钛液开始计时;开始加料4min后,保持电加热器打开,使物料在l5—20min内升温至沸腾,溶液达到变灰点(变灰点的确定以一滴钛液加人水解溶液立即出现白色为准),从滴加钛液到变灰点计为钛液变白时间;钛液变灰后停止搅拌和加热30min;再恢复搅拌和加热,使物料升温至沸腾并保持沸腾20min,然后加人96℃的蒸馏水作为稀释水,加快水解速度,继续沸腾水解180min;最将水解浆料小心倾出用慢速滤纸在0.07MPa(真空度)下抽滤。
10.用烯酸和热水对渣进行冲洗,将滤液收集起来再利用。 11.将所收集的残留物放进刚玉坩埚中,再一同放入马弗炉中调节温度为870°C—970°C干燥1.5小时左右。
12.经干燥好的产品粉碎后,放入容器中,待下一步的含量测定。
2.6实验的考虑
由于在水解的时候可能会生成H2SiO3沉淀,在此考虑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二次除杂的想法。具体的方法是:将其放入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在对其搅拌。然后用稀盐酸和热水多次洗涤,一定的时间后将其过滤得到的就是硅含量较低的高钛渣。
由于在试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盐酸对废酸调节后使用。
三.实验中物质含量测定(产品中TiO2的测定)
本测试法是根据GB《高钛渣、金红石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来进行测定TiO2的含量。
1方法提要
试样以过氧化钠熔融,月水浸取。在硫酸和盐酸介质中用铝箔将钛(Ⅳ)还原为三价。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下,以硫氰酸铵溶液为指示剂.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2 试剂
2.1过氧化钠。 2.2碳酸氢钠。
2.3二氧化钛(99.99%)。
2.4铝箔(纯度不低于 1g铝箔叠成长3~4 cm、宽约l cm的长方形盐酸(比重1.19)。 2.5盐酸(比重1.19)。 2.6盐酸(5+95)。 2.7硫酸(1+1)。
2.8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2.9疏氰酸铵溶液(30%)。 2.10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称取24 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置于1000ml锥形中,加人500ml水、l00ml硫酸(2.7),加热溶解,取下,滴加0.1%高锰酸钾溶蔽至呈现微红色,加热煮沸分解过量的高锰酸钾。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标定:称取0.1800g二氧化钛(2.3)3份。下按4.4.1—4.4.4款进行。并随同做空白试验。 按式(1)计算硫酸铁铵标准溶液对二氧化钛的滴定度:
T=m ∕ (V—V0) (式1) 式中:T—1 ml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钛的量,g; m—称取二氧化钛(2.3)的量,g;
V—3份二氧化钛溶液所消耗硫酸铁铵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ml;(若极差值超过0.10ml
时.应重新标定)
V0—空白试验消耗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3试样
3.1试样应通过160目筛网。 3.2试样需预先在105~110℃烘2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4分析步骤 4.1测定数量
分析时应称取3份试样进行删定,取其平均值。 4.2试样量
称取0.2000g试样。 4.3空白试验
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 4.4测定
4.4.1将试样(4.2)置于预先盛有2g过氧化钠(2.1)的30ml刚玉坩埚中,再覆盖2g过氧化钠(2.1),盖上坩埚盖,并稍留缝隙。在电炉上。烘烤至熔剂呈焦黄色,然后将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在750~800℃熔融4—6min。取出,冷却。
4.4.2用滤纸擦净坩埚外壁,连同坩埚盖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50—60ml水,盖上表面皿,加热浸出熔融物,取下,稍冷,沿杯壁缓缓加人30ml硫酸(2.7)、30ml盐酸(2.5),加热使熔融物全部溶解。取下,用盐酸(2.6)洗出坩埚及盖。
4.4.3将溶液(4.4.2)移入500ml锥形瓶中,加盐酸(2.6)使体积约为150ml,稍加热。取下,加入2 g铝箔(2.4),时时摇动,待大部分铝箔溶解后。以盛有适量碳酸氢钠饱和溶液(2.8)的盖氏漏斗塞住瓶口。在低温电炉上加热至铝箔全部溶解并冒大气泡再煮沸1~2 min,取下稍冷,向盖氏漏斗中补加适量碳酸氢钠饱和溶液(2.8),冷却至室温。
4.4.4.取下盖氏漏斗,向锥形瓶中迅速加入约0.2g碳酸氢钠(2.2)和10ml硫氰酸铵溶液(2.9),立即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2.10)滴定至试液呈现稳定橙红色即为终点。 5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2)计算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
TiO2(%)=(V1—V0)T ∕ m (式2) 式中:T——1 ml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钛的量.g; V1——滴定试液时所消耗的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随同试样空白溶液所消耗的硫酸铁铵标准溶棱的体积,ml; m——试样量,g。
分析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二位。 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
表2
二氧化钛含量 70.00以上 允许差 0.50
[注意]测量的数据有部分变化,这是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的《有色标秘(2006)第24号》文件的要求,浙江省作出的修改意见。详细如下:
1.加入的过氧化钠不变,但预先加入的量由2g调整为3g,试料上覆盖的量由2 g调整为1g; 2.称样量由0.2000g调整为0.1000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