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语言的特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从语言产生的规律看,任何一种语言首先出现的是有声语言,然后才产生文字语法,新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即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实践证明,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都无法体现语言教学实践性强,交际性强的特点 。不重视听与说的训练,单纯地讲解和传授语言知识,其结果,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自学能力便很差。因此,必须改变因应试教育而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坚决摒弃费力耗时的语法翻译法和分段教学法,代之以能体现语言教学特点,对培养语言能力极具效果的交际法。如语文整体教学、情景教学、视听自学、图片教学等在不同程度上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这些新颖独特
的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着手于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可以体现在每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1、通过背景知识或人物介绍引出新课。用英语简单介绍课文大意,或介绍故事所发生的背景知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新课先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和对新知识的产生求知的欲望,还可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2、 词汇教学应注重采用直观、形
象的方式,突出重点词汇,不必求全或字字讲透,即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解释生词,或以旧词引出新词,或给同义词找反义词,化难就易,以旧带新, 还可适当引用学生喜爱的谚语、格言活跃课堂气氛。3、 学习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掌握大意,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顺乎自然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际的能力。4、最后小结全课。此阶段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方式可有:复述课文和听写依据课文改编的且难度与课文相关的短文或指导作文。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成功运用,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 实际能力显著提高。
二.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中应如何的体现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观念是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违背,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更新教学观念,还学生主体地位。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宗旨服务的,我们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有适应素质教育的方法。 最后,学生自主发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创造条件,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我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首先,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臵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臵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英语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在学习一些运动性的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今年的Olympic Games提醒学生,让他们想象在Olympic Games上都有什么sports,通过他们平时的观察 ,课堂上是认真思考,他们会想出很多的运动名称:running,swimming.football,basketball等等 。1.让学生多观察 。小学英语主要学习的是单词,在课文中有少量的语法知识,单词的记忆就成了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应该结合相应的事物,使学生要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联想到所学的词语,然后再由老师进一步讲解.2.让学生多思考 。英语课堂教学中语法的提出与抽象,单词的提出与记忆,试题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3.
让学生多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第三、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第四、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