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气施工施工方案
第二节 电气施工施工方案
(一)电气套管敷设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材料
(1)本工程吊顶内和墙体内穿线管采用PVC套管,PVC套管管壁厚均匀,无劈裂、沙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2)护口要完整无损。
(3) PVC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盒壁厚度应不小于1.2mm,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连接孔齐全。
(4)面板、盖板的规格、孔距应与底盒配套,外形完整无损,板面颜色均匀。 (5)使用的各种材质应符合要求,面层完整无损。
1.2主要机具:煨管器、液压煨管器、压力案子、套丝板、套管机、手枪钻、电锤、射钉枪、拉铆枪、水平尺、卷尺、角尺、手锤、錾子、钢锯。
1.3作业条件
(1)根据开关插座以及接线盒位置,在现有墙体上弹好线,用切割机沿线切割,切割深度为PVC套管外径加15mm,切割后剔槽。
(2)将PVC套管安装在槽沟内,用专用卡子固定,同时安装线盒,抹灰隐蔽。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暗管敷设工艺流程:预制加工→测定盒箱位置→稳筑盒箱→管路连接→暗管敷设方式→地线焊接。
吊顶内管路敷设工艺流程:预制加工管弯、支吊架→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吊架固定方法→盒箱固定→管路敷设与连接→地线焊接。
2.2操作方法 (1)暗管敷设基本要求
①敷设于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②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内的管路,管壁距离墙(地)面净距应不小于15mm。
③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2)预制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好各种盒、管弯,切管的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将管口
上的毛刺用半圆锉处理光滑,再将管内的粉屑倒干净。
(3)测定线盒位置
根据设计图要求确定线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盒箱实际尺寸位置。
①固定线盒
固定线盒要求灰浆饱满,平整牢固,坐标正确。 ②管路连接
a.管路连接方法有:管箍丝扣连接、套管连接。 b.管与管的连接
管径20mm及其以下钢管以及各种管径的电线管,必须用管箍连接。管径25mm及其以上的钢管,可采用管箍连接或套管焊接。
c.管进盒、箱连接
③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匹配,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并应刷防锈
④管口入盒、箱,暗配管用跨接地线焊接固定在盒棱边上,严禁管口与敲落孔焊接,管口露出盒、箱小于5mm。有锁紧螺母者与锁紧螺母平,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两根以上的管入盒、箱时,要盒箱内的管头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4)暗管敷设方式
墙体割槽配管:在现有墙体上弹好线,用切割机沿线切割,切割深度为JDG管外径加15mm,切割后剔槽。为了使盒子稳好,再接短管。短管入盒、箱端可不套丝,可用跨接线焊接固定,管口盒、箱里口平。向上引管有吊顶时,管上端应煨成90°弯进入吊顶内。由顶板向下引管不宜过长,以达到开关盒上口为准。
地线卡接:用专用接地线连接,不得采用焊接连接地线。 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
①根据测定的盒箱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方向线弹出来,按照安装标准规定的固定点间距,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
②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
(5)线盒固定
采用定型盘箱时,需在盘箱下侧100~150mm处加稳固支架,将管固定在支架
上,盒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
(6)管路敷设与连接
①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丝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许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
②管路连接: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采用扣压式管连接。 ③钢管与设备连接: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 ④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金属软管与钢管或设备连接时,应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长度不宜超过1m。 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m。 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 (7)吊顶内管路敷设,操作工艺及要求:
①材质、固定参照明配管工艺;连接、弯度、走向等可参照暗敷工艺要求施工,接线盒可使用暗盒。
②会审图纸要与通风暖卫等专业协调,并绘制翻样图经审核无误后,在顶板或地面进行弹线定位。护墙板内配管应按设计要求,测定盒、箱位置,弹线定位。
③灯位测定后,用不少于2个螺丝把灯头盒固定牢。
④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盒、箱必须煨灯叉弯,里外戴锁紧螺母,采用内护口,管进盒箱以与内锁紧螺母平为准。
⑤固定管路时,如果是在龙骨上敷设,可在管的两侧用铁丝绑扎牢固后再用钉钉牢;如为轻钢龙骨,可采用配套管卡和螺丝固定,或用拉铆钉固定。直径25mm以上和成排的管路应单独设架固定。
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顺,禁止做拦腰管或绊脚管。遇有长丝接管时,必须在管箍后面加锁紧螺母。管路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5m。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进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150~300mm处加固定卡固定。
⑦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可采用阻燃型普里卡金属软管过渡,长度不宜超过1m,其两端使用配套的专用接头。吊顶各种盒箱的安装口的方向应朝向检查口以利于检修检查。
3、质量标准: 3.1主控项目
(1)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 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
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2)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3)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3.2一般项目
(1)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2.1-1的要求。
(2)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卡间最大距离
导管直径(mm) 敷设 方式 壁厚≤2mm刚性钢导管 .0 导管种类 15~20 25~32 ~40 3265 50~65以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 1.5 10 2.— — (3)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②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软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
③可挠性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
④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4、成品保护:
4.1剔槽不得过大、过深或过宽。混凝土楼板、墙等均不得擅自断筋。 4.2配管及安装电气器具时,应保持顶棚、墙面及地面的清洁完整。搬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