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
2.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3.揣摩文中关键语句,感受本文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4.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重点难点
1.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体会叙事中引用的作用和镜头式描述的好处。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对世界进步的重大贡献。对居里夫人有初步的认识。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1902年法国一个幽暗的破木棚里,被提炼的0.1克镭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它在黑暗中跳跃着,像是夜晚的一只萤火虫。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她,就是居里夫人!“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爱因斯坦如是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物传记《美丽的颜色》,去见证居里夫人那艰难探索科学的过程。
二、预习检查 1.文学知识填空。
(1)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2)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2
(3)文体链接。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吹嘘(xū) 简陋(lòu) ..
炽热(chì) .
沥青(lì) 骤雨(zhòu) 猝至(cù) ...镭(léi) 钋(pō) ..窒息(zhì) 踱着(duó) ..
酸渍(zì) .气氛(fēn) .
嘎嘎地响(ɡā)荧光(yíng) 轮廓(kuò)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2)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3)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4)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5)吹嘘:夸张地宣扬。
(6)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7)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8)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9)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3
(10)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儿不敢疏忽。 三、初读课文
把握文章内容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并勾画关键信息。 1.速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大意。
本文结构:第一部分(1~6段),叙述了居里夫妇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 第二部分(7~19段),叙述了居里夫妇制炼、分离镭这种工作的艰苦与困难,表现了居里夫妇醉心研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20~26段),写居里夫妇实验最终取得成功,发现“美丽的颜色”——成功提取镭。
2.通读全文,思考:用“美丽的颜色”作为文题,有什么好处?
“美丽”是本文的主线,既指发现的“镭”的颜色的美丽。同时,“美丽”还是居里夫人端庄形象的象征,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着、淡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象征。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交流观点。) 四、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感受人物魅力。要求:学生分组认领问题,每组重点围绕一个问题合作探究,注意紧扣文本,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说。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居里夫妇“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居里夫妇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包括: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残破的棚屋,简陋的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