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3:03:37

呕吐.其结果是病人严重失水,电解质10.消化性链球菌 韦荣球菌 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因肾功 能衰竭,休克而死亡. 二.判断改错题 2. 答:霍乱肠毒素为不耐热的外毒素,1. 错,毒血症 是霍乱弧菌重要的致病物质.一个毒2. 错,内源性 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3. 对. 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分三.选择题 为A1和A2两个组份;其中A1具有酶【A型题】 活性,为毒性部分.B亚单位是结合亚1.B 2. B 3. C 4. D 5. A 6. C 7. C 单位.当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8. D 9.C 10. B 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时,毒素分子【X型题】 变构,A亚单位进入细胞,其A1链作用1.ABCD 2. ABC 3. BCD 4. ABCDE 于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 大量的cAMP作用于肠粘膜细胞,使其四.名词解释 过渡分泌钠,钾,碳酸离子及水,导致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剧烈的腹泻,从而使水份和电解质大素,它可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和紧量丢失,引起血容量明显减少,导致微急预防. 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 毒.病人可因肾衰和休克而死亡. 五.问答题

3. 答:霍乱弧菌的微生物检查法如下: 1. 答:构成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首先应采集可疑患者\米泔水\样便或有以下几方面: 呕吐物快速送检. (1) 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患有某些消(1) 直接涂片镜检:悬滴法检查有无\耗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放疗或鱼群\样排列,运动活泼的细菌.革兰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染色为阴性形态,呈弧形或逗点状. (2) 寄居部位的改变:由于机械性或(2) 分离培养与鉴定:常用的培养基病理的损伤,如拔牙,手术等使细菌侵为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或庆大霉素碱入非正常寄居部位. 性平板等.挑取可疑菌落可进行生化(3) 菌群失调: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反应,玻片凝集试验等鉴定. 使拮抗厌氧菌的菌群消失,导致厌氧快速诊断:荧光菌球试验,协同凝集试菌趁机繁殖. 验或PCR技术查核酸. (4) 局部形成厌氧环境:如有需氧菌 的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使局部 氧化还原电势(Eh)下降,有利于厌氧厌氧性细菌参考答案 菌的生长. 一. 填空题 1.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2. 答: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征有\菌 艰难梭菌 (1) 内源性感染.感染部位可遍及全2.外源性 内源性 身,多呈慢性过程. 3.肉毒毒素 弛缓 (2) 无特定病型.大多数为化脓性感4.肉毒毒素 10000 染,形成局部脓肿或组织坏死,也可侵5. 正常菌群 入血流形成败血症. 6.创伤伤口 破伤风痉挛毒素 (3) 分泌物或脓液粘稠,乳白色,粉红7.双层 汹涌发酵 色,血色或棕黑色,有恶臭,有时有气8.假膜性肠炎 A毒素 B毒素 体. 9.TAT 皮试 (4) 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长期无效.

33

(5) 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

3. 答:(1)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当感染部位Eh由150MV降至50MV以下, 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此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具有高度色的亲和性.毒素与脊髓及脑干组织细胞膜表面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抑制性突触,阻止抑制性介质的释放,导致机体的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强直性痉挛, 引起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死亡率高.

(2)肉毒梭菌致病机理:主要依靠其剧烈的外毒素.毒素由肠道吸收后,经淋巴和血行扩散,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自主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

1. 4. 答:无芽胞厌氧菌与有芽胞厌氧菌致病性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无芽胞厌氧菌 有芽胞厌氧菌

致病物质 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球菌或杆菌. 革兰阳性杆菌外毒素 荚膜,菌毛,酶,或内毒素.

致病条件 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菌) 外源性感染(创伤或食入)

感染特征 慢性化脓性感染 特有的毒素引起的特有感染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 破伤风,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放线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衣氏放线菌 牛放线菌 2.口腔 内源性 3.硫磺样 菊花

4.星形诺卡菌 豚鼠诺卡菌 巴西诺卡菌

5.阳性 阴性

6.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7.土壤 外源性 二.判断改错题 1. 错,革兰阳性 2. 对.

3. 错,衣氏放线菌

三.选择题 【A型题】

1.C 2. A 3. A 4. D 5. D 6. B 【X型题】

1.AD 2. ABC 3.BCDE

四.名词解释

1. 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感染的病灶组织和瘘管脓样物质中形成的菌落.肉眼可见为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呈菊花形.

2. 放线菌:是一大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大多数不致病.对人指不定放线菌可分含和不含分枝菌酸两类.含分枝菌酸的放线菌有诺卡菌属,分枝杆菌属和棒状杆菌属;不含分枝菌酸的放线菌有放线菌属.

五.问答题

1. 答:放线菌多存在于正常人口腔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属于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并且多为慢性无痛过程.常伴有瘘管形成,排出硫磺样颗粒.

答:诺卡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偶尔可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化脓性感染.星形诺卡菌常侵入肺部,只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和坏死,症状与结核相似.此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约有1/3患

34

者可引起脑膜炎与脑脓肿.巴西诺卡菌可行成瘘管.

棒状杆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催化 受体结合 转位

2.协同凝集试验 豚鼠体内中和实验 3.黑

4.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5.白喉类毒素 白喉抗毒素

二.判断改错题 1. 错,细胞毒素 2. 对.

3. 错,阳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1.C 2. A 3. E 4. D 【X型题】 1. ABE 2. ABD

四.名词解释

1. 锡克试验:用少量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抗毒素免疫的一种方法.在一侧皮内注射白喉毒素0.1ml,若无任何反应,表示机体对白喉有免疫力;若

24h-48h注射部位开始出现红肿,直径1cm-2cm,表示机体对白喉易感,无免疫力,血液中无抗毒素中和毒素.

2. 白喉毒素:是由β-棒状杆菌噬菌体毒素基因编码的.白喉外毒素含有A和B2个亚单位.B亚单位是结合片段,A亚单位是毒性片段.白喉毒素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能抑制敏感细胞的正常蛋白质的和合成,引起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五.问答题

1. 答: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白喉外毒素有关.白喉外毒素属于细胞毒素,含有A和B2个亚单位,B亚单位起着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作

用,使具有酶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通过对细胞内延伸因子2的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白喉杆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腔中,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后的白喉杆菌在局部鼻咽粘膜上繁殖并分泌外毒素,使局部粘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性和坏死性反应,形成灰白色假膜.

2. 答:白喉特异性预防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注射白喉类毒素是预防白喉的必要措施.对白喉患者的治疗,除了使用抗生素外应尽量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

分枝杆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卡介苗 2.抗酸 红

3.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4.63 15

5.瘤 结核样 6.OT PPD

7.呼吸道 消化道 破损的皮肤粘膜 8.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减都活 9.肺结核 BCG

10.细胞 传染性免疫或有菌

二.判断改错题 1. 错,18h-24h 2. 错,脂质. 3. 对. 4. 对.

5. 错,慢性脑膜炎

三.选择题 【A型题】

1.D 2. B 3. D 4. E 5. C 6. D 7.B 8. D

【X型题】

1.ABC 2. ABCE 3. ABCE 4. ABCDE

35

四.名词解释

1. 抗酸杆菌: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一般不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盐酸乙醇的脱色,故得名.此类细菌的形态细长,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分之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2. 索状因子:为6,6-双分枝杆菌酸海藻糖,因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相连成索状而得名.有毒菌株产生索状因子,具有破坏线粒体膜及酶类,抑制粒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等作用.

3. 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测定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性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4. 旧结核菌素:使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肉汤种的培养物经过热浓缩的滤液,其主要成分是结核菌素蛋白.它作为结核菌素试验的试剂.

5. 传染性免疫:传染性免疫又称有菌免疫,常见于某些细胞内寄生菌的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于病原菌在体内的存在,一旦体内病原菌的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故这种免疫称为传染性免疫.

五.问答题

1. 答:抗酸染色的方法是在取材,涂片,干燥,固定后,按以下步骤染色: (1) 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染色10min或蒸染5min后,水洗. (2) 脱色.滴加3%盐酸酒精,脱色时频频抖动玻片,直至无明显颜色脱出为止,水洗.

(3) 复染.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1min后,水洗.

结果:抗酸菌染成红色,细胞及其他细菌染成蓝色.

2. 答:结核分枝杆菌脂质的含量与其毒力有密切关系.与致病性有关的主要脂 质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磷脂:能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引起结核结节的形成结核干酪样坏死. (2) 索状因子:是分枝菌酸与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它能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慢性肉芽肿.

(3) 硫酸脑苷脂: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4) 腊脂D:是一种肽糖脂与分枝菌酸的复合物,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3. 答: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如下:

(1) 原理:结核菌素试验是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和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2) 结果分析:

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mm,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5mm,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查病灶.

阴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小于5mm,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核杆菌.但还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即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被致敏;患严重感染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

36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呕吐.其结果是病人严重失水,电解质10.消化性链球菌 韦荣球菌 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因肾功 能衰竭,休克而死亡. 二.判断改错题 2. 答:霍乱肠毒素为不耐热的外毒素,1. 错,毒血症 是霍乱弧菌重要的致病物质.一个毒2. 错,内源性 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3. 对. 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分三.选择题 为A1和A2两个组份;其中A1具有酶【A型题】 活性,为毒性部分.B亚单位是结合亚1.B 2. B 3. C 4. D 5. A 6. C 7. C 单位.当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8. D 9.C 10. B 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时,毒素分子【X型题】 变构,A亚单位进入细胞,其A1链作用1.ABCD 2. ABC 3. BCD 4. ABCDE 于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 大量的cAMP作用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