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
教 学 计 划
1、学生情况分析:
A、学生整体对信息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学习热情高。 B、六年级的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较强,动手能力不强,学生比较浮躁。
2、改进或提高措施:
本学期将继续采用“任务驱动,激趣导航”主导教学的方式,通过“任务”的提出、讲解和上机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就交给学生支配,老师指点,把课堂教学变得有序轻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和练习有机的结合,从而了解培养和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3、教材分析
本册共13课。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1)控制与传感。(2)综合应用。
第一单元:(控制与传感):第1课——第11课 第二单元:(综合应用)第12课——第13课 4、总体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 1
.
A、热爱科学,自主钻研学习。 B、互相帮助,勇于探索。
C、学以致用,为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基础。 知识目标:
A、熟练掌握机器人的程序设置,参数设定。 B、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
C、学会编写程序,设计各种流程图 。 D、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的信息意思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
D、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E、让学生认识到机器人的作用。
. 2
.
课时计划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一单元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第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二单元 第13课 2.21-3.2.25 2.28-3.4 3. 7-3.11 3.14-3.18 3.21-3.25 3.28-4.1 4.4 -4.8 4.11-4.15 4.18-4.22 4.25-4.29 5.9-5.13 5.16-5.27 5.30-6.10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1课时) 理论上机(2课时) 理论上机(2课时)
. 3
.
第1课 走花样的机器人
教学内容:
机器人走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的参数设置。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和顺序结构。 2、 学会设置机器人走各种正边图形的参数
教学重点:
1、训练程序的编程。
2、学会设置各种正边图形的参数。
教学难点:
机器人转过角度与速度和角度有关,学生如何进行调整。 教学准备:
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的小机器人已经能走正方形了, 还记得是怎么实现的吗?打开保存的程序, 回顾一下.
学生:进行发言。 学生回忆走正方形的流程:
开始——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结束
在编程语言中,我们把这种步骤一步一步地实现流程的结构叫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