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 图文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2.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和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进一步掌握岩层产状要素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复习产状要素的概念; 2.预习本实验说明。 三、实验用图和用品
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嘉阳坡地形地质图、松溪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2H)、彩色铅笔、三角板、量角器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用走向法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的方法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而且在测定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不变,无褶皱、断层干扰。求解原理如下:
根据走向的定义,如图2—1透视图中,某砂岩层上层面与100米和150米高的两个水平面相交得Ⅰ—Ⅰ和Ⅱ—Ⅱ两条走向线,沿上层面作它们的垂线AB则为倾向线。AB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AC的夹角?即为岩层的倾角,CA方向为倾向。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为两条走向线的高差。因此,从这个透视图中不难看出,只要能作出同一层面不同高程的相邻两条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和平距就可以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作图步骤如下,见图2—1地形地质图:
1.将砂岩层的上层面界线与100米和150米两条等高线的交点Ⅰ、Ⅰ和Ⅱ、Ⅱ分别相连,
图2—1 在地质图上求产状要素 上图—透视图;下图—地形地质图
?得走向线Ⅰ—Ⅰ和Ⅱ—Ⅱ。
2.从150米高程的走向线Ⅱ—Ⅱ上任一点C作一垂线与100米高程的走向线Ⅰ—Ⅰ交于A点,则CA代表倾向,倾斜方向由高指向低。根据两条走向线高差50米,按地质图图比例尺截取BC线段(如1cm=50m)得直角三角形ABC。
3.用量角器量出∠BAC的度数即为岩层倾角?,或按地质图比例尺求出AC长度,已知BC为50m,可由tan??BC求出?的度数;并量出CA的方位角即为岩层的倾向。
AC(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当岩层产状平缓(倾角只有几度)而罗盘不便测量或岩层深埋地下不能直接测量时,可以测出岩层面的标高,或者利用钻探得到的层面标高资料,然后运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1.应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的前提条件
(1)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
(2)三点的方位、相互间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并且三点相距不太远; (3)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和断层。 2.三点法的要点
从图2—2A可以看出,只要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C的连线上,找到与B点等高的一点D,就可以作出走向线BD;过另一点C(或A)作出与BD平行的另一条走向线CF,并根据两条走向线
??
图2—2 三点法求产状
CGHI—岩层层面;CGMN—水平面(160米高程);DB、D?B?、CF—走向线;EF—倾斜线;OF—倾向线;?—倾角
各自高程和水平距离,求出倾向和倾角(图2—2B)。具体作法如下:
(1)求等高点:如图2—2B所示,从最低点C作任意辅助线CS,根据A、C两点间的高差按一定的等高距将其平分。用等比例线段法在AC线上求出与B点等高的D?。
(2)求倾向:连接D?B?即高程为360米走向线,并过C点作D?B?的平行线CF,即高
程为160米走向线。在D?B?上任取点O作垂线与CF相交于F点,则OF为倾向线。倾斜方向由高至低(箭头方向),并用量角器量其方位角值(如图所示为180,即倾向S180)。
(3)求倾角:按平面图比例尺,在B?D?走向线上截取OE?等于B、C两点的高差,连接E?F,则∠OFE?为地层倾角?,以量角器量其值。
五、作业
1.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求下石炭统(C1)顶面或底面的产状。或在嘉阳坡地形地质图(附图3)上求C12顶面或底面的产状。
2.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4)上,根据: (1)已知某赤铁矿层为一倾斜矿层,产状稳定,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为:ZK260米、ZK340米、ZK580米,用三点法求该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ZK9处,预计打多深即可达该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钻孔中铁矿层顶面高程等于钻孔地面位置高程减去见矿深度)。
o
o
附图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