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A. 常温下,Ka(HSCN)约为1×10-3 B. b=25.00
C. R、Q两点溶液对应的pH=7 D. N点溶液中:c(Na+) 【分析】本题图像为HSCN和NaOH的中和滴定图像,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①滴定起点,此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以计算出溶液中c(H+),进而计算出Ka;②恰好反应的点(N点),此处溶液为NaSCN溶液,水的电离得到促进;③中性溶液点(R点),此处溶液呈中性,为HSCN和NaSCN的混合溶液。需要注意的是Q点不是中性溶液点。 L-1 HSCN溶液中-1gc【详解】A.根据题图知,0.1mol·c(H+)=10-3mol/L,Ka(HSCN)= = 水 (H+)=11,则c 水 (H+)=10-11mol/L,故溶液中 1×10-5,该酸为弱酸,故A错误; B. N点是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此时溶液是硫氰化钠溶液,酸与碱恰好反应,则b=25.00,故B正确; C. R点为HSCN和NaSCN的混合溶液,HSCN的电离程度等于SCN-的水解程度,溶液呈中性,而Q时-1gc 水 (H+)=7,Q点的溶液为NaSCN和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 R点溶液呈中性,R点后(N点)继续加入NaOH溶液,则所得溶液呈碱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关系:c(Na+)+ c(H+)=c(SCN-)+ c(OH-),则:c(Na+)>c(SCN-),故D错误。 答案选B。 8.TMB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是一种新型指纹检测的色原试剂,已在逐步取代强致癌物联苯胺和其他致癌性的联苯胺衍生物应用于临床化验法医检验刑事侦破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某研究小组欲利用燃烧法测定TMB的分子式(氮元素转化为N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两处用到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其中F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将足量双氧水置于a中,圆底烧瓶中装入MnO2固体,按图连接好装置。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B、D处导管口有均匀气泡时,再点燃C处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CuO粉末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尾气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想状态下,E增加14.08g,将4.80gTMB样品完全氧化,点燃C处酒精灯,实验结束时测得D增加3.60g,则TM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E中,避免对E处吸收CO2的定量检测造成干扰; (2). 分液漏斗 (3). 2H2O2 2H2O+O2↑ (4). 排除装置内原有的CO2和水蒸气 (5). 使TMB不充 分燃烧生成CO全部转化为CO2 (6). 不需要 (7). 碳元素必须燃烧完全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有毒气体排放 (8). C16H20N2 【分析】(1)利用E装置的增重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F装置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中,影响测量结果;根据仪器的结构判断写出名称; (2)①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②氧气排除装置内原有的CO2和水蒸气; (3) CO与Cu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CO2; (4)因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且生成氮气,没有必要进行尾气处理; (5)实验结束时测得D增加3.60g,E增加14.08g,则燃烧生成的m(H2O)=3.60g、m(CO2)=14.08g,则n(H2O)= =0.2mol,n(H)=0.4mol,n(CO2)= =0.32mol,n(C)=0.32mol,所以m(N)=0.04mol,nnn=0.32mol:则:(C):(H):(N) =4.80g-0.32mol×12g/mol-0.4mol×1g/mol=0.56g,n=(N)0.4mol:0.04mol=8:10:1,依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分子式。 【详解】(1)利用E装置的增重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F装置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 碳进入E装置中,影响测量结果; 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通过仪器a加入液体反应物并控制加入的量,故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①A中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②待B、D处导管口有均匀气泡时,得到纯净的干燥的氧气进入装置C中,氧气排除装置内原有的CO2和水蒸气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3)装置C中CuO粉末的作用为使TMB不充分燃烧生成CO全部转化为CO2; (4)碳元素必须燃烧完全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有毒气体排放,故该实验不需要尾气处理; (5)实验结束时测得D增加3.60g,E增加14.08g,则燃烧生成的m(H2O)=3.60g、m(CO2)=14.08g,则n(H2O)= =0.2mol,n(H)=0.4mol,n(CO2)= =0.32mol,n(C)=0.32mol,所以m(N)=0.04mol,nnn=0.32mol:则:(C):(H):(N) =4.80g-0.32mol×12g/mol-0.4mol×1g/mol=0.56g,n=(N) 0.4mol:0.04mol=8:10:1,TM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C8nH10nNn,12×8n+10n+14n=240,设分子式为:则有:解得n=2,所以分子式为C16H20N2。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分子式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对测定各成分的实验装置作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9.锌是一种常用金属,冶炼方法有火法和湿法。回答下列问题: I.镓(Ga)是火法冶炼锌过程中的副产品,镓与铝同主族且相邻,化学性质与铝相似。 (1)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镓和镓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条件下,Ga可溶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常温下,Ga可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C.Ga2O3可由Ga(OH)3受热分解得到 D一定条件下,Ga2O3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 Ⅱ工业上利用锌熔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 CaO, FeO、CuO、NiO等氧化物)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Fe的活泼性强于Ni。 (3) ZnFe2O4可以写成ZnO·Fe2O3,写出ZnFe2O4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净化Ⅰ工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溶液中少量的Fe2+氧化;第二步是控制溶液pH,仅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净化I生成的沉淀中还含有溶液中的悬浮杂质,溶液中的悬浮杂质被共同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化Ⅱ中加入Z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6)某化学课外小组拟用废旧电池锌皮(含杂质铁),结合如图所示信息,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适当试剂,制7H2O。 取纯净的ZnSO4· 实验步骤如下: L①将锌片完全溶于稍过量的3mol· -1 的稀硫酸,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30%H2O2 B新制氯水 C.FeCl3溶液 D.KSCN溶液 ②加入___________; A纯锌粉 B纯碳酸钙粉末 C.纯ZnO粉末 D.3mol·L-1的稀硫酸 ③加热到60℃左右并不断搅拌; ④趁热过滤得ZnSO4溶液,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其中步骤③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第四周期IIIA族 (2). ACD (3). ZnFe2O4+4H2SO4=ZnSO4+ Fe2(SO4)3+4H2O (4). Fe(OH)3胶粒具有吸附性(或其他合理答案) (5). 使Cu2+、Ni2+转化为Cu、Ni而除去 (6). A (7). C (8). 促进Fe3+水解转化为沉淀,并使过量的H2O2分解除去 【分析】(1)Ga的原子序数为31,位于第四周期第ⅢA族; (2)镓位于第ⅢA族,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与Al具有相似性质,金属性比Al强,以此分析其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3)ZnFe2O4可以写成ZnO?Fe2O3,酸浸时ZnFe2O4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铁; (4)根据Fe(OH)3胶粒(沉淀)具有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5)锌焙砂中含有CaO、FeO、CuO、NiO等氧化物,反应后溶液中存在铜离子等杂质离子,若没有净化Ⅱ操作,则会导致电解制取的锌含有铜等杂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