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题
绪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B.争取经济独立 C.参加社团活动 D.参加社会实践 2.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恋爱 B.学习 C.赚钱 D.创业 3.自主学习是一种( )的学习。 A.被动 B.他律 C.创新 D.能动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反应的是( )学习理念。 A.终身 B.全面 C.自主 D.合作
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句话反应的是( )学习理念。
A.终身 B.全面 C.自主 D.合作 6.(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 B.智 C.体 D.美
7.( )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A.德 B.智 C.体 D.美
8.( )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A.德 B.智 C.体 D.美
9.( )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A.德 B.智 C.体 D.美
1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比”这句话说的是( )。 A.才与智的关系 B.才与美的关系 C.才与德的关系 D.德与智的关系
11.思想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A.主体意识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监督机制
12.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 )。 A.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B.团结 C.爱国 D.创新 13.(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A.爱国主义 B.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民族精神 1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层面的价值要求。 A.国家层面 B.社会层面 C.公民层面 D.公共层面
15.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 )层面的价值要求。 A.国家层面 B.社会层面 C.公民层面 D.公共层面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有( )
A.学习要求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 C.社会活动的变化 D.身体外貌的变化 2.大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特点( )
A.广泛猎取相关知识 B.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C.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D.进行发明创造 3.大学生要树立( )的生活意识。 A.自立 B.自强 C.自信 D.自律
4.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成为(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A.德 B.智 C.体 D.美
5.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 )的重要手段。
A.调节人们思想行为 B.协调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 D.保家卫国 三、辨析题
1.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所以大学生还不需要有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2.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继承,所以不需要创新学习的理念。
3.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因此,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还不需要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什么?
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4.大学新生需要更新哪些学习理念? 5.大学生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五.论述题
1.大学生为什么应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试述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有多种类型。从层次上划分,理想有
A.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B. 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D.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2.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应和精神状态,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 A.信仰 B.信念 C.理想 D.毅力
3. 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 A.信仰 B. 理想 C. 志向 D. 意志
4. 理想和信念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从本质上讲,它们产生的基础是 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5.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碑上铝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B. 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的
C. 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 D.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6.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马克思位居第—。这一事实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B.马克思主义具有崇高性
C.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7. 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理想转变为现实的途径是 A.实践 B.个人努力 C.不懈追求 D.精心规划 8. 理想信念的实践性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 A.在阶级社会里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B.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 C.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D.包含人们的行动意志,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9.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科学的信念,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信念() A.已经为当今世界多数人所确立
B.反应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前提的
D.表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 10.职业理想是指()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 B. 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 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11.同学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 )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
12.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 ),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A.稳定性 B.理论性 C.全面性 D.科学性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 A.崇高理想 B.生活理想 C.共同理想 D.政治理想
14.( )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5.马克思主义具有( )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与时俱进 D.理论联系实际
二、多项选择题
1.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态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 )。
A.心理态度 B.奋斗目标 C.精神状态 D.强烈情感 2. 当代青年人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原因之一便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其祟高性表现在( )。
A.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C.提出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D.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3.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理想与现实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其关系主要表现在( )。
A.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B.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C.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的因素 5.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对理想的正确认识是( ) 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B.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C.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D.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6.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这句话论述了理想的作用,其含义包括( )
A. 满足人生的全部愿望 B. 指引入生的奋斗目标 C. 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 D.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7.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 A.长期性 B.曲折性 C.艰巨性 D.随意性
三、辨析题
1.个人理想应当符合社会理想,因此,我们应当用社会理想取代个人理想。 2.理想在没有实现之前就是空想。 3.信念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四、简答题
1.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简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五.论述题
1.试论理想对人生的作用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门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的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的是( )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其核心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