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答案

2017-2018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35:10

A.“0”时刻.重物P处于失重状态

B.0﹣t1.重物P的动能增加、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t2﹣t3.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t1﹣t2.回复力做正功.其功率先增后减

【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0”时刻重物P向上运动;由于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物块向上做减速运动.所以重物P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 B、由图可知.0﹣t1.重物P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所以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t2﹣t3.重物向下做减速运动.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不变。故C正确;

D、在t1﹣t2内.位移减小.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速度与回复力方向相同.则回复力做正功。该过程中开始时振子的速度从0开始增大.则回复力的功率从0开始增大;振子接近平衡位置时.其回复力逐渐要减小到0.所以其功率又逐渐减小到0.所以在整个的过程中回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ACD。

10.(3分)“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来.假设风洞内向上的风量和风速保持不变.表演者调整身体的姿态.通过改变受风面积(表演者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来改变所受向上风力的大小.已知人体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面积成正比.人水平横躺时受风面积最大.设为S0.站立时受风面积为S0;当受风面积为S0时.表演者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表演者由静止以站立身姿从A位置下落.经过B位置时调整为水平横躺身姿(不计调整过程的时间和速度变化).运动到C位置速度恰好减为零.关于表演者下落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7页(共32页)

A.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大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 B.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小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 C.从A至B过程表演者动能的变化量大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克服风力所做的功

D.从A至B过程表演者动量变化量的数值小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受风力冲量的数值

【解答】解:A、设人水平横躺时受到的风力大小为Fm.由于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正对面积成正比.故人站立时风力为Fm。

由于受风力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时.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故可以求得人的重力 G=Fm.即有 Fm=2G。

则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为 a1=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

=0.75g

=g.因此从A至B过程表

演者的加速度小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故A错误; B、设B点的速度为v.则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 t1=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 t2=C、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位移 x1=x2=4:3 因而有 x1=H

对A至B过程应用动能定理:表演者A至B动能的增量△Ek=(G﹣Fm)?H=FmH

第18页(共32页)

=.从B至C

=.则t1>t2.故B错误。

.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位移 x2=.故x1:

B至C克服风力做的功 W2=Fm?H=FmH

可知.△Ek=W2.即表演者A至B动能的增量等于B至C克服风力做的功.故C错误; D、根据动量定理得:从A至B过程表演者动量变化量△p1=(G﹣Fm)?t1=(Fm﹣Fm)?

=

从B至C过程表演者受风力冲量的数值 I2=Fm?t2=.则△p1<I2.即从A至B过

程表演者动量变化量的数值小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受风力冲量的数值。故D正确。 故选:D。

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中的括号内、横线上. 11.(3分)在用单摆的小角度振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到达最低点开始计时.并记录30﹣50次全振动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偶然误差

B.若测出的重力加速度比当地实际重力加速度大.有可能是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全振动了

C.某同学测量了多组周期随摆长变化的数据后.利用画T2﹣l图象法得到了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发现图线不过坐标原点.则他通过图象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有可能是比较准确的

D.若宇航员在火星上测量.但手边没有规则的小球.只有一些小石头子.其他器材都有.因不能准确测量摆长.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偏小或偏大

【解答】解:A.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误差较小.记录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求出周期.测量误差较小.故A正确; B.依据单摆公式.周期

.解得

.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全振

动了.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故B正确。 C.不过原点则L的长度可能不准确.但不影响g的大小.故C正确;

第19页(共32页)

D.根据.知.可以改变摆长.得出不同摆长时的周期.

联立方程组求出重力加速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不会偏小或偏大.故D错误。 故选:ABC。

12.(12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挡板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1)为了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必要的是 AC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调节木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D.所加钩码的质量尽量大一些 (2)如图2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通过测量.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0.36 m/s。 (3)甲同学经过认真、规范地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小车开始运动时打下的点记为O.再依次在纸带上取等时间间隔的1、2、3、4、5、6等多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如图3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绘出的v2﹣s图象。已知此次实验中钩码的总质量为0.015kg.小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为0.100kg.取重力加速度g=9.8m/s2.则由图象可知小车的质量为 0.18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情况下.乙同学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但经多次实验他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变化量小一

第20页(共32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0”时刻.重物P处于失重状态 B.0﹣t1.重物P的动能增加、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t2﹣t3.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t1﹣t2.回复力做正功.其功率先增后减 【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0”时刻重物P向上运动;由于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物块向上做减速运动.所以重物P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 B、由图可知.0﹣t1.重物P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所以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t2﹣t3.重物向下做减速运动.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不变。故C正确; D、在t1﹣t2内.位移减小.振子靠近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