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答案
2017-2018学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分)如图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A端固定.OA绳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θ.最初OB绳是水平的.现保持θ角不变.将OB绳的B端逐渐向上移动.在B端到达O点正上方的过程中.若分别用FA和FB表示OA和OB绳上的拉力大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A先变大后变小.FB先变小后变大 B.FA先变小后变大.FB先变小后变大 C.FA一直变小.FB先变大后变小 D.FA一直变小.FB先变小后变大
2.(3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 )
A.0.5m B.1.5m C.2.5m D.3.5m
3.(3分)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t=0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
。
第1页(共32页)
A.t0时刻.力F等于零
B.在0﹣t0时间内.力F先增大后减小.方向不变 C.在0﹣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
D.在0﹣t0时间内.物体的运动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4.(3分)如图所示.所有接触面均光滑.质量为M的半圆弧槽静止地靠在竖直墙面处.A、B是槽的两个端点.C为槽的底部中点。现将质量为m的小球自槽口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球从A到C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小球从A到C运动过程中.小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越来越大
C.小球从C到B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小球从C到B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5.(3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槽固定于水平面上.C为弧形槽的最低点.O为弧形槽的圆心位置。O点、圆弧槽上的A点和B点分别放上一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已知β<α<10°.现将三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小球比B处小球晚到达O点 B.A处小球比B处小球同时到达O点
第2页(共32页)
C.O处小球比A处小球早到达C点 D.O处小球比B处小球晚到达C点
6.(3分)质量为M的某机车拉着一辆质量相同的拖车在平直路面上以v0=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某时刻拖车突然与机车脱钩。假设脱钩后机车牵引力始终保持不变.而且机车与拖车各自所受阻力也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脱钩后某时刻机车与拖车速度的可能是15m/s、5m/s B.脱钩后某时刻机车与拖车速度的可能是25m/s、﹣2m/s
C.从脱钩到拖车停下来.机车与拖车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变、动能增加 D.从脱钩到拖车停下来.机车与拖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减少、动能减少
7.(3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碳包在存传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已知木炭包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右侧
B.若仅改变木炭包的质量.则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若仅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则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8.(3分)如图所示.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第3页(共32页)
9.(3分)如图1所示.一个弹簧秤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一重物。在空间建立一个固定的坐标轴Oy.O为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秤盘Q底部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现使该系统振动起来.并且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后所形成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刻.重物P处于失重状态
B.0﹣t1.重物P的动能增加、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t2﹣t3.重物和弹簧秤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t1﹣t2.回复力做正功.其功率先增后减
10.(3分)“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来.假设风洞内向上的风量和风速保持不变.表演者调整身体的姿态.通过改变受风面积(表演者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来改变所受向上风力的大小.已知人体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面积成正比.人水平横躺时受风面积最大.设为S0.站立时受风面积为S0;当受风面积为S0时.表演者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表演者由静止以站立身姿从A位置下落.经过B位置时调整为水平横躺身姿(不计调整过程的时间和速度变化).运动到C位置速度恰好减为零.关于表演者下落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4页(共32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