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压力容器各类考试试题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核试题集及答案word版

压力容器各类考试试题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核试题集及答案word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3:10:46

高金属温度 确定。

⑶ 确定外压容器的设计压力时,应考虑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 。

⑷ 确定真空容器的壳体厚度时,设计压力按 承受外压 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放阀)时,设计压力取 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低值0.1 MPa ;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 0.1 MPa 。

⑸ 由两室或两个以上压力室组成的容器,如夹套容器,确定设计压力时,应考虑 各室之间的最大压力差 。 3.82 确定设计温度时,应考虑:

⑴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 最高温度 。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 最低温度 。

⑵ 低温容器的设计温度按 附录C(标准的附录) 确定。

⑶ 容器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 分别设定每部分的设计温度 。

⑷ 元件的金属温度可用传热计算求得,或在 已使用的同类容器上 测定,或按 内部介质 温度确定。

3.83 对有不同工况的容器,应按 最苛刻的工况 设计,并在图样或相应技术文件中注明各工况的压力和温度值。

3.84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

⑴ 内压 、 外压或 最大压差 ;

⑵ 液体 静压力;需要时,还应考虑下列载荷:

⑶ 容器的自重 (包括内件和填料等),以及 正常工作条件 下或 压力试验 下内装物料的重力载荷;

⑷ 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平台等的重力载荷; ⑸ 风载荷、地震力、雪载荷;

⑹ 支座 、 底座圈 、 支耳 及 其他型式支撑 的反作用力; ⑺ 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

⑻ 温度梯度 或 热膨胀量不同 引起的作用力; ⑼ 包括压力急剧波动的冲击载荷;

⑽ 冲击反力 ,如由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 ; ⑾ 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 3.85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焊接接头系数υ应根据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 υ= 1.00 局部无损检测υ= 0.85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

100%无损检测 υ= 0.9 局部无损检测υ= 0.8

3.86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压力室组成的容器,应在图样上分别注明各个压力室的试验压力,并校核 相邻壳壁在试验压力下的稳定性 。如果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则应规定在作压力试验时,相邻压力室内必须 保持一定压力 ,以使整个试验过程(包括升压、保压和卸压)中的任一时间内,各压力室的压力差 不超过允许压差 ,图样上应注明这一要求和 允许压差值 。 3.87 选择压力容器用钢应考虑容器的 使用条件 (如 设计温度 、 设计压力 、 介质特性 和 操作特点 等)、 材料的焊接性能 、容器的制造工艺以及经济合理性。

3.88 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 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 。

3.89 奥氏体不锈钢在 400℃~50℃ 内缓慢冷却时,在晶界上有 高铬碳化物Cr23C6 析出,造成碳化物邻近部分贫铬,引起晶间腐蚀倾向,这一温度范围,称为 敏化范围 。

3.90 将奥氏体不锈钢合金加热至 高温单相区 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 溶解 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 饱和固溶体 的工艺称固溶热处理。通过固溶热处理,铬镍不锈钢将高温组织在室温下固定下来,获得 碳过饱和的奥氏体 ,以改善铬镍不锈钢的 耐腐蚀性 ,此外,还提高铬镍不锈钢的 塑性 和 韧性 。

3.91 压力容器失效准则(判断)有 弹性失效 、 塑性失效 、 爆破失效 等三种,GB150采用的是

弹性(第一强度理论)失效准则。常见压力容器破坏形式有、 塑性破坏 、 脆性破坏 、 疲劳破坏 、 腐蚀破坏 、蠕变破坏 。

3.92 一般来说塔设备应该校核的危险截面是 塔底截面 、 裙座大开孔截面 、 裙座与塔体的连接截面 、 不等直径塔变径交界处 和 等径塔变壁厚交界处 。

3.93 液氨贮槽主要是 NH3 应力腐蚀破坏;液化石油气(LPG)贮槽主要是 H2S 应力腐蚀破坏;奥氏体不锈钢容器主要是 C1 应力腐蚀破坏。

3.94 常见的不锈钢设备表面处理的方法有 酸洗纯化 、 抛光 、 喷丸 。目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界腐蚀能力的措施大致 固溶处理 、 降低钢中含碳量 或 添加稳定碳化物元素 。

3.95 压力容器最常见的无损探伤方法 RT 、 UT 、 PT 、 MT 、 ET 等,采用的标准是 JB4730 。 3.96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碳素钢镇静钢板Q235-B的适用范围为:容器设计压力P≤1.6MPa;钢板使用温度为0~350℃;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 20mm ;不得用于毒性程度为 高度 或 极度 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3.97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碳素钢镇静钢板Q235-C钢板的适用范围为:容器设计压力P≤2.5MPa;钢板使用温度为0~400℃;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 30 mm 。 3.100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拉伸和夏比(V型缺口)冲击(常温或低温)试验:

⑴ 调质状态 供货的钢板:

⑵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 内筒 钢板。 ⑶ 用于壳体厚度大于 60 mm 的钢板。

以上⑵、⑶两项系指轧制钢板逐张进行试验。

3.101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对钢板进行夏比(V型缺口)低温冲击试验的试验温度分为:⑴ 使用温度低于 0℃ ;⑵ 使用温度低于 –10℃ ;⑶ 使用温度低于或等于 –20℃ 三档,试样取样方向为 横向 。螺柱试样的取样方向为 纵向 。

3.102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高合金钢钢板一般按 GB4237 标准选用。对厚度大于 4 mm 的钢板,使用单位在向钢厂订货时应注明为压力容器用钢板,以保证钢板表面缺陷处的厚度不小于钢板的 允许最小厚度 。对厚度不大于4 mm 的钢板,设计单位应注明钢板 表面质量 的组别。对厚度不大于 4 mm 的钢板,当按GB3280标准选用时,设计单位应注明钢板的 表面加工 等级。对耐热用途的钢板,可注明按 GB4238 标准选用。

3.103 按GB150-1998的规定,锻件的级别由 设计单位 确定,并应在图样上注明,用作圆筒和封头的筒形和碗形锻件及公称厚度大于300mmr的低合金钢锻件应选用 Ⅲ 级或 Ⅳ 级。

3.104 按GB150-1998的规定,低合金钢螺柱用钢材使用温度低于或等于-20℃ 时,应进行使用温度下的低温冲击试验。

3.105 按GB150-1998的规定,加强圈与圆筒之间可采用 连续的 或 间断的 焊接,当加强圈设置在容器外面时,加强圈每侧间断焊接的总长,应不小于圆筒内圆周长的 1/2 ,当设置在容器里面时,应不小于圆筒内圆周长的 1/3 。

3.106 按GB150-1998的规定,用 板 材或 型 材制造的法兰环的对接接头,应经焊后热处理。 3.107 按GB150-1998的规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 M12 ,当公称直径大于 M48时,应采用细牙螺纹。

3.108 按GB150-1998的规定,对于 有防腐要求 的不锈钢以及复合钢板制容器,不得在防腐蚀面采用硬印作为材料的确认标记。

3.109 按GB150-1998的规定,坡口表面不得有 裂纹、 分层 、 夹杂 等缺陷。

3.110 按GB150-1998的规定,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Pa的钢材及Cr一Mo低合金钢材经火焰切割的坡口表面,应进行 磁粉 或 渗透 检测。

3.111 按GB150-1998的规定,施焊前,应清除坡口及其母材两侧表面 20 mm 范围内(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杂质。

3.112 按GB150-1998的规定,封头各种不相交的拼焊焊缝中心线间距离至少应为封头钢材厚度δs的

3倍 ,且不大于 100 mm 。

3.11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规定:直立容器的底座圈、底板上地脚螺栓通过应 跨中均布 ,中心圆直径允差、相邻两孔弦长允差和任意两孔弦长允差均不大于 2 mm 。

3.114 按GB1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要求,承受内压的容器组装完成后,应按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 1% (对锻焊容器为 0.1%),且不大于25 mm 。

3.115 近GB150-1998的规定,螺柱孔或通孔的中心圆直径以及相邻两孔弦长允差为 ±0.6 mm 。 3.116 按GB150-1998的规定,多层包扎压力容器每层层板的C类接头修磨后应经外观查,不得存在裂纹、 咬边和 密集气孔 。

3.117 按GB150-1998的规定,多层包扎压力容器每个多层筒节上必须按图样要求钻 泄放孔 。 3.118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规定:对于多层包扎容器,与多层筒节相焊的各类焊接接头,焊接后均 可不作 焊后热处理。

3.119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规定:容器直径不超过 800 mm 的圆筒与封头的最后一道一向封闭焊缝,当采用不带垫板的单面焊对接接头,且无法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允许不进行检测,但需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

3.120 按GB150-1998的规定,支进行局部探伤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检查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接接头长度的 10% ,且不小于 250 mm 。若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则对该焊接接头做 100%检测。 3.121 按GB150-1998的规定: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压力试验以前通入 0.4~0.5 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3.122 GB150-1998的规定:夹套容器,先进行 内筒 液压试验,合格后再焊夹套,然后再进行夹套内的液压试验。

3.123 根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容器内的压力若有可能小于大气压力,而该容器不能承受此负压条件时,应装设 防负压 的泄放装置。

3.124 根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换热器等压力容器,若高温介质有可能泄漏到低温介质而产生蒸汽时,应在 低温空间 设置泄放装置。 3.125 按GB150-1998的规定,全启式安全阀和反拱型爆破片装置必须在 气相空间 。用于液体的安全阀出口管公称直径至少为 15 mm。

3.126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在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196℃,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时,可不遵循GB150标准附录C的规定。

⑴ 母材应为含碳量小于或等于 0.10% 符合GB150标准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 ⑵ 焊接材料 和 工艺 应符合JB/T4709的要求;

⑶ 设计温度低于 -100℃ 时,应按JB4708进行焊缝金属的 低温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且符合GB150标准C2.1.7的要求。 3.127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低温低应力工况”系指壳体或其受压元件的设计温度虽然低于或等于

-20℃,但其 环向应力 小于或等于钢材标准常温屈服点的 六分之一 ,且不大于 50 MPa时的工况。“低温低应力工况”不适用于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 540 MPa的低温容器。螺栓材料一般不列入低温低应力工况考虑,但应计及螺栓和壳体 设计温度 间的差异。

3.128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低温容器的结构设计要求均应有足够的柔性,需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⑴ 结构应尽量简单, 减少约束 ; ⑵ 避免产生过大的 温度梯度 ;

⑶ 应尽量避免 结构形状 的突然变化,以减小局部高应力;接管端部应 打磨成圆角 ,呈圆滑过渡; ⑷ 容器的支座或支腿需设置 垫板 ,不得直接焊在壳体上。

3.129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对焊后不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的低温容器,不得采用 锤击 等强制手段进行成形或组装,不得在受压元件上 刻化 或敲打 材料标记 、 焊工钢印 等。采用经过正火、正火加回火,或调质处理的钢材制造的受压元件,宜采用 冷成形 或回火温度以下的 温成形 。采用温成形时,须避开钢材的 回火脆性区 。若在回火温度以上热成形时,应根据需要进行与母材相同或相类同的 热处理 。

3.130 GB150-1998标准中规定:低温容器当焊缝两侧具有不同的冲击试验要求时,焊缝金属的冲击试验温度应 低于或等于 两侧母材中的较高者。低温冲击功按两侧母材抗拉强度的 较低值 符合GB150标准表C3的要求。热影响区按相应母材要求确定。接头的拉伸和弯曲性能按两侧母材中的 较低 要求。

3.131 低温容器的对接接头(A、B类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的有: ⑴ 容器设计温度低于 -40℃ ;

⑵ 容器设计温度虽高于或等于 -40℃ ,但接头厚度大于 25 mm;

⑶ 符合GB150 10.8.2.1和10.8.2.2者。其 T型接头 、 对接焊缝 、 角焊缝 均需做100%磁粉或渗透检测。受压元件与非受压件的连接焊缝亦按本要求检查。

除上述规定者外,允许进行局部无损检测。检查长度不得少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 50% ,且不少于 250 mm 。

3.132 按GB150-1998的规定,低温压力容器壳体的钢板厚度大于20mm时,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要求按JB4730规定 Ⅲ 的级为合格。 3.133 按GB150-1998的规定,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必须是 镇静钢 ,钢材的使用温度下限可不同于钢材标准中规定的最低 试验温度 , 3.134 按GB150-1998的规定,钢板厚度大于 16 mm 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或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3.135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用于制造管板、平盖、法兰的钢锻件其级别不得低于JB4726和JB4728规定的 Ⅱ 级;钢板应符合 GB150 的规定。 3.136 强度焊可用于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规定的设计压力,但不适用于有较大 振动 及有 间隙腐蚀 的场合。

3.137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卧式换热器的壳程为单相清洁流体时,流板缺口应 水平上下 布置;若壳程介质为气、液相共存或液体中含有固体物料时,折流板缺口应 垂直左右 布置。

3.138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当壳程进出口接管距管板较远,停滞区过大时,应设置 导流筒 ;以减小流体停滞区,增加换热管的 有效换热长度 。

3.139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换热器的蒸汽进口必要时可采用 扩大管 以起缓冲作用。

3.140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换热器纵向隔板的最小厚度为 6 mm ,当壳程 压力降 较大时,隔板应适当加厚。

3.141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填料函式换热器不适用于易挥发、 易燃 、 易爆 、 有毒 及 贵重 介质。

3.14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拼接管板的对接接头应进行 100% 射线或超声检测,按JB4730射线检测不低于 Ⅱ 级,或超声检测中的 Ⅰ 级为合格。

3.143 GB151-1999标准附录B低温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对按批试验判为不合格的钢材,可改作逐张(件)试验,逐张(件)试验还不合格的钢材,也可进行 热处理 后复验。

3.144 用钢板制造整体带颈法兰时,应符合:⑴ 钢板应经超声波擦伤,无 分层 缺陷;⑵ 应沿钢板轧制方向切割出板条,经弯曲、对焊成为圆环,并使钢板表面形成 环形柱面 ;⑶ 圆环的对接焊缝应采用 全熔透焊缝 ;⑷圆环对接焊缝应进行 焊后热处理 ,并以 100% 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验,其合格标准按相应法兰标准的规定。

3.145 法兰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正火或完全退火热处理:⑴ 法兰断面厚度大于 76 mm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法兰;⑵ 焊 制整体法兰;⑶ 锻 制法兰。

3.146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规定: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划分为 A类 、

以类 、 D类 、 SAD 类;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划分为 GA类 、 GB类 、 GC 类。 3.147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规定:压力管道设计类别GA是 长输管道 ;

GB是 公用管道 ;GC是 工业管道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金属温度 确定。 ⑶ 确定外压容器的设计压力时,应考虑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 。 ⑷ 确定真空容器的壳体厚度时,设计压力按 承受外压 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放阀)时,设计压力取 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低值0.1 MPa ;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 0.1 MPa 。 ⑸ 由两室或两个以上压力室组成的容器,如夹套容器,确定设计压力时,应考虑 各室之间的最大压力差 。 3.82 确定设计温度时,应考虑: ⑴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 最高温度 。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 最低温度 。 ⑵ 低温容器的设计温度按 附录C(标准的附录) 确定。 ⑶ 容器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 分别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