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北京联大特教学院单考单招考试练习-语文A卷(详解版)
27.这篇小说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 27、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西西洛悉心照顾并且为之悲伤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发展又在情理之中。 28.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超过30字)
28、超越亲情的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1到2分。)
29.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0字左右) 这篇小说通过讲述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歌颂了人间超越亲情的爱和故事主人公美好善良的高尚情怀。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四、古诗文阅读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30-34每小题2分,34小题4分,共
14分)
(一)
丕出偏殿,召曹植入见。华歆问曰:“适来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乎?”丕曰:“然。”歆曰:“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有后患。”丕曰:“母命不可违。”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王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
须臾,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然,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植曰:“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曰:“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及群臣皆惊。
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
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
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
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 3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丕曰:“母命不可违。” 违: .以绝天下文人之口 绝: .豆在釜中泣 釜: ..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 贬: .
违背;断绝;煮饭的锅;降级,降职。 31. 翻译下列句子 曹丕及群臣皆惊。 兄何逼弟之甚耶? 曹丕和在座大臣都很震惊。
兄长为什么这样厉害地逼迫自己的弟弟啊 32. 曹丕的手下为什么劝他杀掉曹植?
曹植非池中物,害怕他和曹丕抢夺皇位。 33. 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以何为题写一首诗?
以一副画为题。那副画上画着两只牛相斗。 34.“兄弟”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比喻和双关。诗人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35.郭沫若也有一首类似的诗,内容如下:“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的诗和郭沫若的诗内容上有哪些异同?
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进行创作。不同之处是主题不同。一个是揭露兄弟相争,一个是赞扬了“萁”甘愿自毁,化作灰,做“田中肥”,帮助豆成为席上的佳肴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立意跟《七步诗》相反。 得分 评卷复核人 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