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55:32

得分,漏选得1分)

18.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固体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所选药品或方法 加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点燃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知识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思路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9.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17

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知识考点】电解水实验;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进行分析判断。 C、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C、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镁产生的氯化镁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D、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0.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100g溶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 A.10g Zn、10g Fe B.5.6g Zn、5.6g Fe 【知识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思路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的质量以及对应的酸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综合考虑和计算。 【解题过程】解:加入的HCl的质量为100g×7.3%=7.3g A、10g锌和10g铁。 Zn+2HCl=ZnCl2+H2↑ 65 73 10g 11.2g

Fe+2HCl=FeCl2+H2↑ 56 73 10g 13g

所以酸的量不足,应该是金属都有剩余,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天平平衡。正确; B、5.6g Zn、5.6g Fe Zn+2HCl=ZnCl2+H2↑ 65 73 5.6g 6.2g

Fe+2HCl=FeCl2+H2↑ 56 73

18

C.10g CaCO3、5.6g CaO D.10g CaCO3、10g CaO

5.6g 7.3g 则酸是足量的, 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分别为 Zn+2HCl=ZnCl2+H2↑ 65 73 2 5.6g 0.17g Fe+2HCl=FeCl2+H2↑ 56 73 2 5.6g 0.2g

生成氢气质量不等,所以不平衡。错误; C、10g CaCO3、5.6g CaO

CaCO3+2HCl═CaCl2+H2O+CO2↑天平质量增加量 100 73 44 100﹣44=56 10g 7.3g 5.6g

盐酸和碳酸钙完全反应,导致质量增加为5.6g,而氧化钙无论是否完全反应,都会导致质量增加为5.6g。天平平衡。正确; D、10g CaCO3、10g CaO

CaCO3+2HCl═CaCl2+H2O+CO2↑天平质量增加量 100 73 44 100﹣44=56 10g 7.3g 5.6g

盐酸和碳酸钙完全反应,导致质量增加为5.6g,而氧化钙无论是否完全反应,都会导致质量增加为10gg。天平不平衡。错误; 故选:AC。

【总结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三、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氢原子 ; (2)3个氢氧根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 。 【知识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思路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根据原子团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进行分析解答。

【解题过程】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19

(2)3个氢氧根可表示为:3OH。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2H;(2)3OH;(3)Al2O3。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用到 ,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大豆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边缘发黄的症状,应补充的化肥种类是 ;

(4)“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 ;

(5)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举出它的一个优点 ; (6)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Al(OH)3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 。

【知识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思路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进行分析; (2)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分析; (3)根据农作物缺少营养素的表现进行分析; (4)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5)根据合成橡胶的特点进行分析;

(6)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解:(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时经常用到;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大豆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边缘发黄的症状,是缺钾的表现,应该补充钾肥; (4)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

(5)合成橡胶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良性能;

(6)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活性炭;(2)煮沸;(3)钾肥;(4)糖类; (5)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良性能; (6)Al(OH)3+3HCl=AlCl3+3H2O。

【总结归纳】关注生命,呵护健康,是人类不断探求的永恒主题,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得分,漏选得1分) 18.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固体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所选药品或方法 加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点燃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知识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思路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