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5:39:46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 (2)滤液B中的溶质是 ;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25.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任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D的化学式为 ;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7.(3分)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关于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回答下面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请说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做法。

(2)如图是由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酸雨问题,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的好处是什么?(答一点)

5

28.(3分)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金属资源的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铁与 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 (2)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

(3)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写出还有哪些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答一点)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9.(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BE (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发生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

(3)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 ; (4)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的现象是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

(2)B图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请用文字解释这一现象 ; (3)C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 ; (4)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6

(5)E图中,A、B两试管中各盛有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 (填“A”或“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

31.(8分)实验小组将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滤液M,同学们对滤液M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与假设】①含有KOH;②含有 ;

③含有KOH、K2CO3; ④含有KOH、K2CO3和Ca(OH)2。 【设计与实验】

(1)大家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其原因是 。

(2)甲同学取滤液M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不产生气泡,则猜想③不正确。 (3)乙同学依据甲同学的实验结论继续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猜想②成立 取一定量滤液M于试管中,加 入 溶液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与反思】

若将滤液M直接倒入下水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2题3分,33题7分,共10分)

32.(3分)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1

(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请回答:

(1)维生素A1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维生素A1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维生素A1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写最简整数比)。

33.(7分)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 g; (2)求混合液中CuSO4的质量; (3)求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B.紫花变红花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

【思路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题过程】解:A、制作叶脉书签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紫花变红花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刻划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充食品包装袋 B.小苏打做面包 C.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知识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思路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考虑; B、根据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时容易分解判断; C、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虑; D、根据干冰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解题过程】解:A、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活泼,不能保存食物,故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不会危及人体健康,故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于闪光灯,故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 (2)滤液B中的溶质是 ;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