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3)常用的细胞器分离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右图四类细胞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②线粒体、④叶绿体。
(4)右图Ⅳ含有中心体、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点睛】细胞膜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1)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
(2)与细胞膜直接接触,需要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胞膜直接接触。 (3)植物间形成通道进行交流的胞间连丝。
33.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 氢酶作用的最适 pH 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pH 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__变量,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 (2)如将实验一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 H2O2 溶液, 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为什么?_______。
(3)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答案】 (1). 无关 (2). 使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 (3). 不科学 (4). 因为 H2O2 本身易分解,温度会直接影响 H2O2 的分解 (5). 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约为 7,pH 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 pH 为 5~7 的范围内随 pH 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 pH 为 7~9 的范围内随 pH 的升高该过 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实验二探究的是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
需时间),且在pH 为 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 为 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详解】(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 pH 属于无关变量。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使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
(2)不可以将实验一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 H2O2 溶液,因为 H2O2 本身易分解,温度会直接影响 H2O2 的分解。
(3)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约为 7,pH 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 pH 为 5~7 的范围内随 pH 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 pH 为 7~9 的范围内随 pH 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基础,结合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原则解答此题.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的影响,温度过高或高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使酶活性降低.实验材料的选择应该遵循方面,容易获得等原则,同时最好还要不影响实验结果。
34.草莓和葡萄是澧县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推广的两种经济作物。能否在葡萄园下 套种草莓?农科院的研究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图甲表示在 25 ℃时,随着光 照强度的变化,a、b 两种植物的 CO2 吸收量变化曲线;下图乙表示种植草莓的密闭 大棚内一昼夜 CO2 浓度的变化(假定呼吸速率不变);下图丙表示葡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实验测得的气体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上图甲中 a、b 植物的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弱的是植物_____;如果草莓、葡萄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分别与植物 a、b 相同,则_____(填“可以”或“不可 以”)在葡萄园套种植草莓。
(2)对上图甲中的 a 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klx 以上才能使该植物一昼夜的 CO2 吸收量超过 CO2 释放量。
(3)若已知上图甲中 a 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 30℃和 25℃,若将环境温度改变为 30 ℃,其他条件不变,则图甲中的 P 点将_____(填“左移”或 “右移”或“不动”)。
(4)在上图乙中,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_____(在“甲”、“乙”、“丙”、“丁”四个标号中选填),对应上图丙中的_____(在“a”、“b”、“c”、“d”四个标号中 选填)光照强度。 【答案】 (1). b (2). 不可以 (3). Y (4). 左移 (5). 乙和丙 (6). 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看出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高。光照强度大于X时,b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1,大于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 光照强度大于Y时,a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2,大于夜间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说明光照不再是限制因素。 分析图乙:表示种植草莓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 CO2 浓度的变化(假定呼吸速率不变),先生后降再升,乙点和丙点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期间一直进行呼吸作用。
分析图丙: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葡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实验测得的气体变化情况,以氧气释放量或二氧化碳吸收量来表示。
【详解】(1)比较上图甲中 a、b 植物的细胞呼吸,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看出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高,其中细胞呼吸较弱的是植物b;如果草莓、葡萄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分别与植物 a、b 相同,植物a对光照强度要求比b高,因此不可以在葡萄园套种植草莓,不利于草莓生长。
(2)对上图甲中的 a植物而言,当光照强度为0时,只进行呼吸作用,CO2 释放量为2,当CO2 吸收量为0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都是2,光照强度在Y时,有机物积累为2,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平均光照强度在Y klx 以上才能使该植物一昼夜的 CO2 吸收量超过 CO2 释放量。
(3)曲线图是在25℃条件下测定的,此时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将温度提高到30℃, 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将增强,导致曲线上P点左移。
(4)图乙的甲、乙、丙、丁四点中乙、丙两点 CO2浓度分别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说明光 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 2 中 a 点时氧气产生量为 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为 0,说明此时 只进行细胞呼吸,a 点的柱高就是细胞呼吸强度(为 6 个单位);c 点时植物 O2产生量与呼 吸作用相同(为 6 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点睛】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 真正光合速率就是植物的光合速率,也叫总光合速率。
反映在有机物上,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而真正光合速率则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制造有机物的量。
反映在坐标图上,一般画出的是净光合速率,可以看出其曲线会有负值出现,而真正光合速率是不会有负值出现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