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测试题11 - 图文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
索
第2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
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
1. (2009年浙江卷)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答案:A
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①②③均正确,④的说法绝对,不是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是基本解决。
答案:B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析:正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D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制 B.增加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
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B正确。 答案:B
5. (2009年绍兴模拟)1994年,鲁冠球带领杭州万向集团在深圳上市,使万向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万向集团获得这一新发展的政策背景是
A.中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C.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D.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A、B、C三项均与题干时间“1994年”不符,故选D项。
答案:D
6. (2010年上海普陀区调研)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农村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生产资料仍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答案: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