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
100号磁道处,并沿着磁道号增大的方向移动(如下图所示),磁道号请求队列为50、90、30、120,对请求队列中的每个磁道需读取1个随机分布的扇区,则读完这4个扇区总共需要多少时间?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3) 如果将磁盘替换为随机访问的Flash半导体存储器(如U盘、SSD等),是否有比CSACN更高效的磁盘调度策略?若有,给出
磁盘调度策略的名称并说明理由;若无,说明理由。
答:(1)用位图表示磁盘的空闲状态。每一位表示一个磁盘块的空闲状态,共需要16384/8=2048字节=2KB。系统提供的2KB内存能正好能表示16384个磁盘块。
(2)采用CSCAN调度算法,访问磁道的顺序为50、90、30、120,则磁头移动磁道长度为20+90+20+40=170,总的移动磁道时间为170×1ms=170ms。
由于转速为6000转/分,则平均旋转延迟为(60/6000)/2 s=5ms,要访问4个磁道,总的旋转延迟时间为=4×5ms=20ms。 由于转速为6000转/分,则读取一个磁道上的一个扇区的平均读取时间为(60/6000)/100 s =0.1ms,总的读取扇区的时间=4×0.1ms=0.4ms。
读取上述磁道上所有扇区所花的总时间=170ms+20ms+0.4ms=190.4 ms
(3)采用FCFS(先来先服务)调度策略更高效。因为Flash半导体存储器的物理结构不需要考虑寻道时间和旋转延迟,可直接按I/O请求的先后顺序服务。
13.3考虑单用户PC机上的下列I/O操作:
(1)图形用户界面下使用鼠标
(2)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下的磁带驱动器(假设没有设备预分配) (3)包含用户文件的磁盘驱动器
(4)使用存储器映射I/O,直接和总线相连的图形卡
在操作系统中使用缓冲技术,假脱机技术,Cache技术,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上述操作。实现时使用轮询I/O还是中断I/O?为什么?
答:(1)在鼠标移动时,如果有高优先级的操作产生,为了记录鼠标活动的情况,必须使用缓冲技术,另外,假脱机技术和Caching技术不是很必要,而应采用中断驱动I/O方式。
(2)由于磁带驱动器和目标或源I/O设备间的吞吐量不同,必须采用缓冲技术;为了能对储存在磁带上的数据进行快速访问,必须采用Caching技术;当有多个用户需要对磁带进行读或写的时候,假脱机技术也是必须采用的;为了取得最好的性能,应该采用中断驱动I/O方式。
(3)为了能使数据从用户作业空间传送到磁盘或从磁盘传送到用户作业空间,必须采用缓冲技术;同样道理,也必须采用Caching技术;由于磁盘是属于共享设备,故没必要采用假脱机技术;最好采用中断驱动I/O方式。
(4)为了便于多幅图形的存取及提高性能,缓冲技术是可以采用的,特别是在显示当前一幅图形时又要取得下一幅图形时,应采用双缓冲技术;基于存储器映射及直接和总线相连的图形卡是快速和共享设备,所以没必要采用假脱机技术和Caching技术;轮询I/O和中断I/O只对输入和I/O是否完成的检测有用,而对于采用存储器映射的设备不必用到上述两种I/O方式。 13.01驱动程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设备驱动程序?用户进程怎样使用驱动程序? 答:(1)用户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程序称为设备驱动程序。
(2)设备驱动程序是控制设备动作的核心模块,如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用来控制设备上数据的传输。它直接与硬件
密切相关,处理用户进程发出的I/O请求。
(3)用户进程使用设备驱动程序时,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过程为:将用户进程抽象的I/O要求转换为具体的要求,检查I/O请求的合法性,读出和检查设备的状态,传送必要的参数,设置设备工作方式,启动I/O设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