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K102循环氢压缩机操作规程
3、循环氢压缩机操作规程(K102) 3.1概述
本机组由BCL406/A压缩机和NK25/28/25凝汽式汽轮机组成,压缩机与汽轮机由膜片联轴器联接,公用一套润滑油系统,压缩机的轴端密封采用天津鼎名的干气密封。
3.1.1 BCL406/A离心压缩机
压缩机由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型式为垂直部分锻钢壳体、无叶扩压器、单轴、双支撑、六级叶轮,叶轮公称直径为400mm。
流量调节方式为变转速调节,级间密封和叶轮口圈密封平衡盘密封为迷宫式,轴端为鼎名干气密封。
3.1.2 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系统向压缩机、汽轮机提供强制润滑,并向汽轮机速关阀、调速器提供压力油。润滑油站由油箱、高位油箱、油泵、冷油器、滤油器、压力调节阀、各种检测仪表以及油管路和阀门等组成。
油箱的润滑油经过卧式螺杆泵提压后,经过冷却器、过滤器后分三路:一路到汽轮机控制系统,一路到润滑油高位罐,一路到压缩机和汽轮机的各润滑点。润滑油高位罐的油溢满后回油箱,控制系统及各润滑点的油通过回油总管回油箱。
3.1.2.1油箱
规格:长*宽*高=2200*1600*1550mm 不锈钢材质,注油量4.66m3。 正常油量:18.9 m3/h 有8分钟停留容积和5分钟工作容积。 注氮量:10m3/日,注入口前装有孔板。
油箱底部有一个带有不锈钢套、水平安装的浸没式防爆电加热器,油品中的轻烃被加热分离后,从油箱顶部排气孔排出,油箱内应注入一定量的氮气,以保护油质。油箱的附件还有:液位计、液位变送器、就地温度计、温度变送器、油箱排放阀。
3.1.2.2油泵
两台可达120%负荷的卧式螺杆泵,一主一辅,正常工作时只需开动一台即可满足整个机组所需全部油量要求,油泵电机能够自动和手动开、停机,并在现场有开停车按钮及联锁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油泵前装有粗过滤过滤器,后装有止回阀,油泵本身设有安全阀,当系统油压升到安全阀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开启,油经安全阀在泵本身做自循环,确保油泵及系统安全。
3.1.2.3双联冷油器
两台管壳式冷油器一开一备,进油温度65℃,出油温度≤49℃,每台冷油器均能单独满足机组全部油量的冷却要求。正常工作时旁通管线中的球阀及排气
管线中的截止阀均应处于开启状态,使得备用冷油器始终充满油,处于随时可投入使用的待命状态,同时可保证两台冷油器切换过程中小幅波动。
机组正常运转时,对其中一台进行清洗、维修的操作过程如下:
A、 检查两台冷油器之间旁通管线中的球阀是否已打开,如未打开则将其全开。
B、 关闭在用冷油器排气管中的截止阀,打开备用冷油器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当在排气管线中的回油视镜中看到有油排入油箱时说明备用冷油器充满油。
C、 转动三通切换阀(连续流转换阀)控制杆,将需要清洗或维修的冷油器中换至备用状态。
D、 关闭旁通管线中的球阀,然后将需要清洗或维修的冷却器中的油和水排放干净,此时即可对其进行清洗或维修了。
E、 清洗维修后,关闭冷油器排放阀,打开旁通管线中球阀及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让油充满冷油器并流动,此时清洗维修后的冷油器进入备用状态。
3.1.2.4双联滤油器
油站设置两台滤油器一开一备,两台滤油器的进出口用一台连续流转换阀(即六通切换阀)连接在一起。正常工作时旁通阀、排气管线中阀门处于开启状态,若对其中一台滤油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滤芯,操作步骤同冷油器操作步骤。
滤油器进出口管道上设有差压变送器,当压差达到0.15Mpa时,说明滤芯堵塞严重,需立即更换。滤芯材质为合成纤维,过滤精度为10mm。
3.1.2.5润滑油高位油罐
规格:长*宽*高=1600*1200*2000,材质为不锈钢,有6分钟的工作容积(正常流量)。罐顶回油线与大油箱相连,并带一个回油视管,罐底输油线与润滑油供油线相连,分三路进出。A、截止阀,正常时关闭状态,在开机时可手动打开快速充油;B、限流孔板,正常工作时供油线往高位油罐连续输出少量油。C、单向阀,停车状态下或供油中断时,从高位油箱向总管输出润滑油。
作用:当润滑油压瞬间波动或过滤器、冷却器切换,辅助油泵启动前,及时补充润滑油以保证系统压力稳定,另外在两台油泵不能运行时,要靠静压短时间内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高位油箱设置高度为:从压缩机中心线到高位油箱正常操作液位的距离为6.5米。
3.1.2.6压力调节阀及蓄能器
润滑油系统共有两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压力设定在出厂前已整定好,油泵出口的PCV323设定值为1.1Mpa,润滑油供油总管的PCV341设定值0.28Mpa,一般不须调整。油泵出口油压由PCV323调节,多余的流量排回油箱,PCV323需保
证汽轮机调节系统0.85 Mpa以上的工作油压力;润滑油供油总管的油压由PCV341来调节,无回油箱管线。
汽轮机控制油路上有一台充气胶囊式不锈钢蓄能器,顶部有气囊,充气压力为正常油路油压的60%~85%,作用是在泵切换时,防止管路油压下降的瞬间用油,保持供油压力的稳定,另一方面防止旁路上由于某些原因所造成的油压突然下降,在几秒钟内利用蓄能器压油进行补充,消除在瞬间所造成速关阀关闭的停车故障。
各轴承供油点前装有调压孔板,调节油压保证支撑轴承油压0.09~0.13 Mpa,推力轴承油压在0.025~0.13 Mpa。
3.1.3 NK25/28/25凝冷式汽轮机
汽轮机由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NK型属于常压参数凝汽式汽轮机。本机采用积木块反动式设计,15级叶轮,第一级调节级是带反动度的冲动级,中间转鼓级有12级,叶片为反动式直叶片,未两级为扭叶片,所有叶片均为不调频叶片。
汽轮机为单侧进汽,采用向上进汽和向下排汽的结构;汽轮机带有保温材料和罩壳;汽轮机上装有疏水阀;所有的疏水口最后都集中到膨胀箱。
3.1.3.1汽轮机带有汽封压力自动调节装置,防止空气及湿蒸汽进入机体,该压控亦采用自力式调节阀,整定压力为0.06Mpa。
3.1.3.2调节系统:速关阀、调节汽阀
速关阀位于汽缸前部,新蒸汽通过其进入蒸汽室。机组正常运转时,速关阀中的油压克服弹簧力顶开阀门,停机时,油路中压力下降,阀门就立即快速关闭,。调节汽阀用来调节进汽量,而进汽量决定着汽轮机转速和功率。调节汽阀是用油压操纵的,各个阀碟挂在横梁上,横梁通过两根拉杆和一套杠杆机构被装在进汽室前的油动机所带动。
3.1.3.3凝汽系统
汽轮机凝汽系统带有空气冷却器和液位的自动调节阀,并配有起动抽气器和两级射汽抽气器,以保证空气冷却器能正常工作。
凝汽系统设备包括射汽抽气装置(管束为军铜),带波纹膨胀节的方变圆排汽接管,凝结水泵4台(卧式4KW,出口压力≥0.6Mpa),带温控变频的板式空冷器2台,板式空冷有喷淋水泵4台(卧式5.5KW,出口压力≥0.5Mpa),热井罐及集液箱、疏水膨胀箱、排汽安全阀等。
乏汽从汽轮机的排汽口经排气管及膨胀节等进入空气冷却器,经空冷冷凝后,凝结水汇入热井由凝结水泵送出,其中,在排汽管线的最低点设有集液箱,在排汽管线内凝结的凝结水进入集液箱后由泵送出。在热井和集液箱上分别设有液位控制器,液位开关及液位计。液位开关提供报警信号及控制备用泵的起停,
液位控制器的输出出信号经压缩机控制系统,调整调节阀的开度以保证正常液位。汽轮机启动时,设备内的气体由两级抽气器抽出,两级抽气器内的混合汽体经中、后冷却器冷却后凝结成水,送入疏水膨胀箱,并回到集液箱中,集液箱的凝结水送入热井,热井凝结水送出装置,其余不凝性气体排大气。
排汽安全阀在投用前应试验入口侧0.008~0.009Mpa时阀门能自动打开,出口侧0.02MPA时汽密不漏。
3.1.3.4汽轮机装有电磁阀,接受各种停机信号。 汽轮机盘车装置为手动盘车装置。
汽轮机带有机械超速脱扣装置(离心飞锤)。
汽轮机的转向:从汽轮机侧看压缩机,转向为顺时针。 汽轮机保护装置还有排汽安全阀,手动危急遮断器。
3.1.4 高压串联式干气密封系统(要求在开机前调整好各参数并保持) 3.1.4.1干气密封系统流程说明: 1、一级密封气流程说明:
正常运行时,采用压缩机出口工艺气(温度:73.8℃,洁净度:30μ,压力:9.1MPa)作为一级密封气的气源,该气源经氢气稳压储罐进入密封控制系统,再经两组高压过滤器进行粗、精过滤后,通过PDCV1743气动薄膜调节阀参照阀后压力与二次平衡管参考压力的压差进行压力调节,然后分别通过低压侧流量计FI-741和高压侧流量计FI-742进入压缩机干气密封低、高压端一级密封腔。
压缩机开车时,使用常温、7.0MPa的高压氮气或新氢作为一级密封气的气源,流程同上??
压缩机停车时,一级密封气使用密封系统入口储罐的工艺气作为一级密封气的临时缓冲气源(体积3.0m3 可维持6分钟左右),流程同上??
一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压缩机内不洁净气体污染一级密封端面,同时随着压缩机的高速旋转,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螺旋槽泵送到一级密封放火炬腔体,并在密封端面间形成刚性气膜,对端面起润滑、冷却等作用。该气体绝大部分通过压缩机的轴端迷宫进入机内,只有极少部分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进行一级密封放火炬腔体。
2、二级密封气及后置隔离气流程说明:
采用常温、0.78MPa的低压氮气作为二级密封气和后置隔离气的气源,该气源进入密封控制系统后,通过两组过滤器粗、精过滤后,经PCV741减压阀减压为0.4MPa后分四路,分别进入高、低压端二级密封腔和后置迷宫密封腔:
A、 B、 C、
经FI-745节流减压后,作为二级密封气进入低压端二级密封腔; 经FI-746节流减压后,作为二级密封气进入高压端二级密封腔; 经S03孔板节流减压后,作为后置隔离气进入低压端后置迷宫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