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校考研专业课自然地理学真题[1] 2
3. 我国南亚热带地带性土壤是( ) A砖红壤 B红壤 C黄棕壤 D赤红壤 4. 我国规定,可以设市的城镇聚集人口是( ) A 5万以上 B 8万以上 C 10万以上 D 12万以上
5. 世界三大宗教是( )
A佛教 儒教 基督教 B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C犹太教 佛教 伊斯兰教 D道教 基督教 佛教
6.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入地理学的三种理论方法是( )
A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B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 C结构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 D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经验主义 三、 简答题
1. 简述石灰岩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8分) 2. 简述城市小气候的特点(8分)
3. 简述世界土壤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0分) 4.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6分) 5. 简述旅游与环境的关系(9分)
6. 简述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11分)
中山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拉采尔和白兰士
2、计量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
3、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 4、胡焕墉人口地理分界线
二、从中国“入世”探讨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新趋势。 三、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你对“9、11”事件的看法。 四、分析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
中山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专业:人文地理学 一、概念辨析(每题6分,共30分)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城市经济区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 市场区位与门槛人口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2与旧国际劳动分工比较,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何不同 3 试述产业高层次化的基本趋势
4 试述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扩散的时间—空间过程的影响 5评述核心—外围模式
三、设计题---拟在某一地区开展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完成《产业空间组织的自然条件评价》专题,就该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手段,完成研究大纲的设计. (20分)
中山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地理学概论 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
自然地理环境 逆温 潮汐 落水洞 汛期 河流比降 褶皱 季风 土体 生态因素 酸雨 环境容量
二、选择题(每题2.5分)
1. 中生代包括( ) A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B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C二叠纪 三叠纪 白垩纪 D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2. 钙积层高度最低的是( ) A黑钙土 B棕钙土 C栗钙土 D灰钙土
3. 橄榄石是( ) A硫酸盐矿物 B硅酸盐矿物 C碳酸盐矿物 D磷酸盐矿物 4. 阳离子代换吸收是( ) A化学吸收 B物理化学吸收 C物理吸收 D机械吸收 5. 石英岩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生物化学岩
6. 阴离子代换能力一般是( ) A PO3-4>SO2-4>NO-3>OH- B NO-3> OH-> SO2-4> PO3-4
C NO-3> SO2-4> PO3-4> OH- D OH-> PO3-4> SO2-4> NO-3
7. 褐土是( ) A温带土壤 B寒温带土壤 C暖温带土壤 D热带干热地区土壤
8. 玄武岩是( ) A酸性岩 B中性岩 C基性岩 D超基性岩 三、 问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特点 2简述现代农业的特点
3简述我国七大方言的地理分布 4简述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5简述我国旅游地主要类型
中山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人文地理学) 一、概念辨析(8分X5)
文化区与文化整合 规模经济效应与乘数效应 人文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潮与行为主义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 二、简答题(20分X4)
1. 谈谈你对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的看法
2. 你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 简述人类历史发展中各个阶段能源和工具的进步及其对人地关系发展的作用 4. 试评述增长极模式及其对区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问答题(30分)
欲对家乡社会经济变革中出现的文化变迁进行调查研,请试就目的、方法、内容写出调查方案.
中山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人文地理学 一、概念辨析(每题12分,共60分)
1、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 2、收益递增与收益递减 3、福特制生产(刚性生产)与弹性生产
4、激进地理学与福利地理学 5、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森林公园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评述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2、简述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谈谈你对女权运动、绿色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4、简述冷战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 三、设计题(30分)
对一个你所熟悉的区域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设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地理所2004年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圈 2.气候 3.太阳辐射 4.降水 5.径流
6.风蚀作用 7.植物群落 8.土地退化 9.土壤剖面 10.地域分异规律
二.简答: 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三.论述:
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中科院地理所2005年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
1.矿物 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 3.季风 4.河流 5.地域分异规律 6.生物群落 7.对流层 8.土壤 9.(忘了) 10.(忘了) 二.简答: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三.论述: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中科院地理所2005年人文地理 一 名词解释:
1.产业集群 2.循环经济 3.区域增长极 4.区域协调发展 5.港口集疏运系统
6.持续农业 7.城市群 8.决策支持系统 9.断裂点理论 10.(忘了) 二 简答:
1. 简要回答区域产业界结构合理性评价内容及相应的指标. 2. 回答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3. 简述区域比较优势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
三 论述: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及振兴重点的看法.
中科院地理所2006人文地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5*12)
1.区域比较优势2.能源弹性系数3.持续农业4 城市群5.产业链.6产业集群7.旅游市场预测8区域经济一体化9资源环境承载力.10.绿色GDP1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2决策支持系统
二、简答题(20*3)
1.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区域(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区域协调发展的涵义及途径 三、论述题(30分)
谈谈你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看法
中科院地理所2006年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持续农业 2产业集群 3 城市群 4决策支持系统 5区域优势 6绿色GDP 7旅游市场预测 8 能源弹性系数 9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0 产业链 11资源环境承载力 12 循环经济 二、简答题
1 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城市/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三、论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科院地理所2007年自然地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变质作用 2、风化作用 3、大气环流 4、季风 5、降水强度 6、流量 7、河流阶地 8、土壤质地 9、生物多样性 10、纬度 二、简答
1、气候形成因子 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3、植被类型 4、温室效应 5、主要成土过程 三、论述
1、论述一下地理地带性 2、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中科院生态中心
中科院生态中心2007年自然地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生境 小气候 顶级群落 侵蚀阶地 径流模数 (其他三个忘了) 二、简答
1、风化作用及其意义 2、地理区划的原则 3、产流和汇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忘
三、综述题
1、全球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2、时空尺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1999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