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17 / 20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学生交流想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18 / 20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9 / 20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20 /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