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9课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长廊西端附近的湖中有一座巨石雕成的石舫,舫长36米,名清晏舫。旧时农历的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伴母亲孝圣皇太后在这里放生鱼虾。清晏舫原是中式舱楼,后被英法联军烧毁,慈禧太后后把它改建成西式舱楼。舫体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机舱,舱内陈设有西式的桌椅、餐具,慈禧曾在舫内进早餐和夜宵。 苏州园林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有200年历史的历史化名城,也是著名的园林城市。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国的离宫别苑。私家园林始于东晋,盛于宋、元、明、清,全盛时期全城多达200余处,目前尚存0余处。
苏州古典园林承载着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化发展的大量信息,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化内涵丰富而成为具有历史、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珍贵的世界化遗产。1997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了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又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列入。 拙政园
明正德四年(109年)御史王献臣解官还乡建立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满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题名拙政园。占地190平方米,规模为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之冠。 留园
明万历二十一年(1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营建东园,是为
留园的前身。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园归刘氏所有,俗呼“刘园”。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盛氏购得,取“刘园”之谐音而易名“留园”,寓“长留天地之间”之意,占地23310平方米。 网师园
南宋淳熙初,侍郎史正志居此,园名“渔隐”。清乾隆中叶(178年),少卿宋宗元在其地修建宅园,借“渔隐”原意,称为“网师园”,藉以表示自己隐逸清高。网师园占地400平方米。 环秀庄
明万历年间为大学士申时行宅。清代先后属刑部员外郎蒋楫、尚书毕沅、大学士孙士毅等所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归汪氏耕荫义庄,取名“颐园”。园中主厅名“环秀庄”,遂以厅名取代园名,称“环秀庄”,占地2180米。因园中有一座太湖石而著名。 日本金阁寺庭园
从794到1868年,京都一直是日本皇家贵族居住的地方。但它的黄金时代是1336—173年,足利义满幕府统治时期。在他的影响下,京都的化生活极其丰富:在彩绘方面有狩野画院;戏剧有能乐;园艺与建筑方面也非常发达,如龙安寺、金阁寺、银阁寺等。金阁寺田野村风的建筑魅力及花园的宁静,使这里成了沉思、修行的好去处。禅宗思想对这个时代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建于149年的银阁寺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朴素无华、节制有度的建筑风格。
建于1394年的金阁寺共有三层,是中国传统与日本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是足利义满等人的作品。他在晚年成了佛教的和尚,他死后,
金阁寺成了纪念他的庙堂。190年,一场大火把金阁寺烧毁。五年后,完全按照原样重新修建起。禅宗思想在该建筑处处可见,如笔直的柱子,建筑层越高柱子越细;还有最高层上的钟形窗户等。金阁寺的名字正是得自于塔的最高两层的隔墙都是用金箔包裹的。塔顶上还装饰着寓意吉祥的凤凰。 意大利法尔奈斯庄园
法尔奈斯庄园是罗马庄园建造盛期(16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三大庄园之一,另外两座是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它大约建造于147年,是红衣大主教亚历德罗•法尔奈斯(即保罗三世)委托建筑师吉阿柯莫•维尼奥拉为他的家族建造的一座庄园。后又在庄园内建造了建筑和上部的庭园。
维尼奥拉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罗马最著名的建筑师,曾在法兰西王宫中供职。法尔奈斯庄园是他的第一个大型作品。庄园府邸建于147—18年,建筑平面为五角形,具有城堡般的外观,是艺复兴盛期杰出的建筑之一。府邸前面有两块呈V字型布置的花坛,为中世纪样式,周围有高墙。花坛与府邸之间有壕沟,上架两座小桥。这部分花园主轴线的尽头还布置有岩洞。现在这里只留下了果园,果园中央是十字形园路,交点上设计了喷泉,完全是中世纪特征。
法尔奈斯主花园在府邸之后,与府邸隔着一条狭窄的壕沟,自成一体。园中还有一座二层小楼,是红衣主教为躲避干扰的静谧住所。花园围绕着小楼布置,呈长条形,依地势辟为四个台层及坡道,入口是栗树林围绕着的方形草坪广场,中心为圆形喷泉。广场边有两个岩
洞,外表以粗糙的毛石砌成,给人以整块岩石开凿而出的感觉。洞内有河神守护着跌水,洞旁有亭子可供休息,并可欣赏广场上的喷泉。中轴线上是一条宽大的缓坡,直到小楼前,甬道分列两侧,中间是蜈蚣形的石砌水槽,构成系列跌水景观。第二层是椭圆形广场,两侧弧形台阶环绕着贝壳形水盘,上方有巨大的石杯,珠帘式瀑布从中流下,落在水盘中。石杯左右各有一座河神雕像,手握号角,倚靠石杯,守护着水景与小楼。第三层台是真正的花园台地。中央部分为二层小楼。中央是黄杨篱组成的植物花坛,两座马匹塑像用活跃气氛。这座游乐花园的三面均有矮墙,既限定了空间,又用作坐凳。墙上有28根女神像柱。
小楼后面,两侧有横向台阶通至最上层台地。台阶下面有门通往外面的栗树林和葡萄园。台阶的栏杆上装饰有海豚与水盆相间的小跌水。花园的中轴线上有八角形大理石喷泉,镶嵌有精致的卵石图案,两侧还有喷泉。后面是对称布置的三层台地,围以矮墙,过去建有花坛,现在只有简单的草坪。中间有马赛克镶嵌的铺装甬道,一直通到庄园中轴线终端的半圆形柱廊。柱廊由四座石碑组成,呈六角形布置。碑身有龛座以及坐凳,装饰着半身神像、雕刻以及女神像柱。园外有自然生长的大树,衬托着精美的柱廊。
法尔奈斯庄园已经开始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联系各个台层。庭院建筑设在较高的台层,便于向园外借景。园中精美的雕刻既丰富了构图,又活跃了气氛,同时也使得花园更加精致,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为一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